网上展厅

联系我们

济宁市图书馆

邮编:272037

地址:济宁市运河路138号

图像展示

当前位置:首页 > 图像展示
  • 【标 题】
  • 【简 介】
    立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立冬之后,秋季少雨干燥气候渐去,开始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过渡。阳退阴生,生气闭蓄,万物开始收藏,蛰虫休眠,归避寒冷,万物开始休养生息。 提到立冬,大家就能想到的是“吃饺子”,其实除了吃饺子之外,立冬还有很多其他习俗,但是这些大多不为人们所熟知。因此,在立冬来临之际,我们特别策划本展览,为您介绍立冬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和谚语文化。
  • 【标 题】
  • 【简 介】
    登高野宴是古人重阳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汉末曹丕在《九月与钟繇书》中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月令》中说:“重阳之日,必以肴酒登高眺远,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甘菊以泛之,既醉而还。”足见登高在众多重阳习俗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重阳登高的习俗源于此时的气候特点及古人对山岳的崇拜,登高“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春秋战国时期,“登山祈福”的习俗已开始流行。登高的地点,没有统一规定,登高所到之处大抵分为登高山、登高楼,抑或是登高台。 从先秦宋玉在《楚辞·九辩》中“登山临水”的抒怀,到唐代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感慨,及至民国时期文人墨客的登高雅集,在被登临的名山、名楼、名台的背后,流传着许多名家诗句和值得回味、纪念的人与事。值此重阳登高日,让我们通过本次展览,巡礼古往今来藏在这些名山名楼背后的那些重阳故事。
  • 【标 题】
  • 【简 介】
    辛弃疾词“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的奇妙遐想吟咏出的是中华民族探知月球的渴望。从远古神话中的月亮崇拜,到传承千年的中秋祭礼,及至冷战时期的美苏月球争霸,看似高悬夜空触不可及的月亮,寄托了人类对未知的无限向往与憧憬。 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已经可以看清月球上的每一个角落。原来,那上面没有嫦娥和月兔,更没有外星人基地……月亮变得不再神秘,似乎也失去了它曾经承载人类曼妙思绪的能力。但直到有一天,沉稳老练的“嫦娥三号”探测器和萌态可掬的“玉兔号”月球车为彼此拍下了“到此一游”的留念照“寄回”地球,那一刻,在孤寂的外太空相伴相守的它们为我们带来的,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感动呢? 值此中秋佳节之际,不妨让我们一起来聊聊月亮,更准确的说,应该是月球!
  • 【标 题】
  • 【简 介】
    100年前,在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虽然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但也产生了许多有巨大影响的“第一”,每一个“第一”,都是一个伟大壮举,都蕴含一段光荣历史。正是这无数个第一,才使中国共产党创造了发展奇迹。如今重温这些“第一”,我们更真切地体会到中国共产党在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发展中显现的伟大创造性。 “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鲜血浇灌出花开的国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赢得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引领中华民族创造辉煌,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轨迹,也在世界历史上留下惊人壮举和深刻印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00年风雨兼程,100年波澜壮阔,值此建党100周年之际,我们特别策划了“中国共产党党史上的第一——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展”,让人们解党的光辉历史的同时,也更加热爱党、热爱我们的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2/9][每页显示10条记录][总共82记录]

(c) Copyright 2017 济宁市图书馆.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84741号-4

鲁公网安备 370899023710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