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济宁市图书馆

邮编:272037

地址:济宁市运河路138号

名人文库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文库
济宁历史名人——黄帝3

  发布时间:2008/11/28 15:45:21  点击次数:1540


道教所述黄帝

道教所指称的黄帝大致有五种情况:一是中央央元灵元君;二是中央黄帝;二是日中黄帝;四是中岳黄帝;五是历史传说人物黄帝。这里所说的便是历史传说人物黄帝。
  
黄帝,一说姓姬,号轩辕氏。《帝王世纪》:黄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母日附宝。”“附宝见大电光绕北斗枢,星照都野,感而有孕,孕二十五月,生黄帝于寿丘。二说姓公孙。《云笈七羲·轩辕黄帝》:轩辕黄帝姓公孙,有熊国少典之次子也。称西王母遣女传《阴符经》三百言及兵符、图策等而战胜蚩尤,黄帝以天下既理,物用俱备,乃寻真访隐,冀获长生久视。  
  
   
其实黄帝是中华民族古代领袖中最杰出的一位。相传古代帝王,如尧、舜、禹及夏、商、周三代首领均为黄帝的后裔。黄帝曾居住在涿鹿,曾联台炎帝族打败了九黎族。其后黄帝与炎帝发生冲突,黄帝战胜炎帝而定居中原,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基础,故黄帝被公认为中华民族的始祖。据《史记·封禅书》和《云笈七签·轩辕黄帝》记载:黄帝且战且学仙,常游天下名山与神相会,修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百余岁得;神通,于荆山铸宝鼎成功即有龙垂胡髯以迎之,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他还登崆峒山见广成子问至道东到青丘山见紫府先生受《三皇内文》南至青城山谒中黄丈人登云台山见宁先生受《龙跷经》,问正一之道,又练石于缙云台合符瑞于釜山,得不死之道。黄帝飞升后,为太一君,后来享之列为五帝之中方君也,台之为中国历史传说之五帝
  陵寝


在陕西省的桥山、河南灵宝均有黄帝陵,相传黄帝年老时铸鼎乘龙升天,臣子放箭阻拦,龙被射伤,飞过桥国时降下休息,黄帝被桥国人拉下一只靴子,埋葬于此。
黄帝陵相传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玄远黄帝的陵园,它位于黄陵县城北的桥山顶上。
黄帝陵区约4平方公里,山水环抱,林木葱郁。参观者到达桥山山顶,首先看见路立的一块石碑,上刻文武百官到此下马。陵前有一座祭亭,亭中央立一高大石碑,碑上刻有黄帝陵”3个大字。祭亭后面又有一块石碑,上书桥山龙驭”4字。再后面便是黄帝陵,黄帝陵位于山顶正中,面向南,陵冢高约4,周长约50,陵前40处有一约20高台,其旁一石碑上书有汉武仙台四字,系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刘彻巡游朔方归来时,祭奠黄帝,祈仙求神时所筑。
黄陵下的轩辕庙里面尚有一些建筑、古柏和石碑等文物,跨进庙门,左边有一棵巨大的柏树。相传此柏为黄帝亲手所植,故称黄帝手植柏,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大殿雄伟壮丽,门额上悬挂有人文初祖四字大匾。大殿中间有富丽堂皇的黄帝牌位,其周围殿墙下还有一些陈列品。
在全国许多地方,都有据说与黄帝有关的遗迹,黄皇陵也有多处,但今陕西省陵县的黄帝陵和黄帝庙已逐渐成为人们拜祭黄帝的中心。《史记》上说"黄帝崩,葬桥山。"黄帝陵掩映在参天古柏之中,肃穆幽深。桥山龙驭四字碑立于陵前。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史记·封禅书》上说,黄帝从首山采了铜,在荆山湖边铸了一口大鼎,这时有天龙下界,垂下胡须迎请黄帝上天。黄帝跨上龙背后,许多大臣和宫女也爬了上去,没有爬上去的便死抓住龙须,结果龙须被拔掉了,而且还把黄帝的一只弓也晃落下来。这样,此处被称作鼎湖,上了天的黄帝被叫作鼎湖龙,落下的弓叫乌号。有诗云当年龙髯攀无计,此日桥山景更清说的就是这回事。

 

黄帝陵坐落在陕西省延安南部的黄陵县,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陵墓的所在地。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是著名的游览地。 传说黄帝生于河南新郑,逝世于河南荆山,葬在陕西桥山。桥山位于黄陵县城北1公里。 陵冢在桥山之巅 桥山有沮水环绕,群山环抱,古柏参天,有大路可通山顶直至陵前。山顶立一石碑,名为下马石,上文武百官到 此下马字样。古代凡 祭陵者,均须在此下马,步行至陵前,陵前有一祭亭,亭中立一高大石碑,上有郭沫若题黄帝陵在三个大字。祭亭后面又有一块石碑,上书桥山龙双四字。 黄帝陵冢在山顶平台的中央,陵冢高3.6米,周长48米,有砖砌花护围。四周古柏成林,幽静深邃。历代政府对保护黄陵古柏都很重视。 宋、元、明、清都有保护黄陵的指示或通令。据黄陵县志记载,桥山柏林约4平方公里,共63000余株。 轩辕庙里的柏树之王 在桥山脚下,有轩辕庙一座。轩辕庙院面积约10亩。院内有古柏14棵,右侧有一株古柏特别粗树枝像虬龙在空中盘绕,一部分树根露在地 面上,叶子四季不衰,层层密密,像个巨大的绿伞,相传为轩辕氏所手植,距今5000多年。树旁有一碑楼,内嵌石碑一块,上写:此柏高五 十八市尺,下围三十一市尺,中围十九市尺,上围六市尺,为群柏之冠。相伟是轩辕黄帝手,距今约有五拮余年。谚云:七楼八擤半,圪里圪 瘩不上算,即指此柏。据说,不久前对此树重测了一次,下围已达到三十市尺,有人下,此柏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株,称为柏树之王 庙院里有历代重修轩辕庙的碑记和祭文石,共46通。庙院最后边是大殿,上悬人文初祖金字匾额,殿内正中置牌位,上书轩辕黄帝之位” 6字。据说全国共有黄帝陵七处,甘肃、河南、山东、河北等地都有黄帝陵,但只有桥山的黄陵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国后,人民政府对保坊黄帝陵十分重视,多次进行整修,并扩展道路,增建文物陈列室及服务设施。每年来此参观游览,上山拜谒黄帝陵的人越来越多。
据河北省《涿鹿县志》第539页古遗迹、文物篇载:"桥山位于今涿鹿城东南20公里处,以山顶天然形成的拱形石桥而得名,海拔918米。史载黄帝崩,葬桥山,即是指这里,现存有黄帝庙遗址。桥山南侧有一大方石,传说是黄帝下棋的棋盘,故当地人称棋盘石。"
另有, 黄帝城(轩辕城)、蚩尤三寨、阪泉、蚩尤泉、定车台、八卦村、黄帝泉、蚩尤坟、蚩尤血染山、土塔等遗迹遗址记载。以及《涿鹿地名考》,《涿鹿桥山地名考》,《阪泉地名考》、《郦道元故里考》的详细记述。

 

 

【黄帝城】

 

黄帝城,即涿鹿故城,亦称轩辕城,位于涿鹿县矾山镇三堡村北50米处。据《史记》记载,黄帝杀死蚩尤,归服炎帝后,邑于涿鹿之阿即建都城于涿鹿山下的平地之上。据传,黄帝城即黄帝所建华夏建一都城。黄帝城为不规则方形夯土城,东西宽450——500米,南北长510——540米,残存城墙高5——10米,底厚约10米,顶厚3米左右。遗址内陆续发现了大量陶器、石器,均以距今五千年左右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为典型,与黄帝所处时代相一致。秦始皇等历代帝黄帝泉、蚩尤三寨、蚩尤坟、上下七旗等远古遗存至今保存尚好,为研究黄帝、炎帝、蚩尤人文三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由海外华人捐资兴建的中华三祖纪念堂,古朴凝重,向人们展示了黄帝、炎帝、蚩尤这三位人文始祖的伟大功绩,体现了海内外华人对中华文明的强大凝聚力。中华三祖堂采用唐代建筑风格,堂内塑有黄帝、炎帝、蚩尤大型塑像。并陈列有在涿鹿之野出土的石斧、陶纺轮、石镞等人类早期生产生活用品和战争兵器。墙壁上绘有涿鹿之战、阪泉之战、合符釜山、定都涿鹿四大历史事件的大型壁画。以黄帝城、黄帝泉、蚩尤寨、蚩尤泉为主要景点的中华三祖文化旅游区,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炎黄子孙来这里寻根祭祖。

 

【黄帝源】

 

黄帝源是中华祖先轩辕黄帝游息之所,是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黄山的发源地。景区贯穿黄山轩辕峰至光明顶之下人烟罕至的云海之中。这里青山环保,群山叠翠,古书参天,翠竹摇曳,溪水潺潺,峡谷怪谭,其实名目,古迹胜景。固有神秘。藏龙卧虎,仙岛驻风。这里启动、深谷、怪潭、宝岛。古湖,再现了《周书异记.神仙传》、《黄山图经》以及《史记〉有关黄帝的神奇传说,是体现中华文化,爱国主义教育的自然活教材;这里圣寺、古桥、驿道、书院等俯拾皆是,留下无数名人、墨客的足迹,是集皇权神圣于自然神奇的风水宝地;是湮没了一千多年的重新发现。

 

 



打印此页】 【顶部】【关闭】  
     

(c) Copyright 2017 济宁市图书馆.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84741号-4

鲁公网安备 370899023710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