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济宁市图书馆

邮编:272037

地址:济宁市运河路138号

馆情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馆情动态
馆员荐读 | 《暴风骤雨》

  发布时间:2025/7/30 9:12:55  点击次数:30



红色经典,从不是尘封的历史,而是流淌在民族血脉中的精神基因。每一本书,都是一座历史的丰碑,铭刻着革命先辈的热血与理想;每一页纸,都承载着时代的记忆,诉说着新中国从苦难走向辉煌的伟大征程。

阅读红色经典,不仅是对峥嵘岁月的回望,更是对初心使命的体悟。这个夏天,让我们翻开这些红色篇章,在书香深处聆听时代的回响,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这个夏天,让我们以阅读致敬历史,在字里行间感受信仰的力量,汲取前行的智慧;这个夏天,快来图书馆,开启你的红色阅读之旅,让红色经典点燃你的热血与理想吧!

内容简介
《暴风骤雨》描写了东北地区一个名叫元茂屯的村子从1946年到1947年土地改革的全过程。全书分两部,第一部描写的是1946年党中央“五四指示”下达后到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前,元茂屯村在工作队领导下,斗垮恶霸地主韩老六,打退土匪进攻的故事,这一部以赵玉林为主要人物;第二部描写1947年10月《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后土改运动进一步深入的斗争,以郭全海为主要人物。在共产党员赵玉林和青年农民郭全海的先后领导下,斗垮了阴险狡猾的地主杜善人。此后郭全海报名参军,踏上了解放全中国的新征程。本书通过元茂屯这个典型村庄的土改斗争,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推翻封建剥削制度、实现翻身解放的历史进程。
推荐理由
《暴风骤雨》以恢弘的气势,描写了广阔细腻的农村生活,用大众化的语言再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农村暴风骤雨般的阶级斗争。这部小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结构严谨,人物惟妙惟肖,语言富有地方色彩。作品运用现实主义笔法塑造了多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深刻揭示了农村阶级矛盾的复杂性和土改运动的艰巨性。
《暴风骤雨》是反映农民土地斗争的代表作品,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与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并称为中国土改文学双璧,获得1951年获斯大林文学奖,小说部分章节入选中学语文教材。
作者简介
周立波(1908—1979),原名周绍仪,笔名立波。湖南省益阳人。1928年开始文学创作活动。1929年在《申报》上发表了处女作散文《买菜》。1934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投入党领导的革命文学活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周立波写了大量的散文报告文学,这些作品后来收集在《晋察冀边区印象记》和《战地日记》两个集子中。1941年开始写小说,这期间主要作品有《麻雀》《第一夜》《阿金的病》《夏天的晚上》《纪念》《牛》《金.戒指》等。1944年,随八路军三五九旅的一个南下支队深人华南敌后,与部队战士同历艰险。根据这段战斗经历,写了《王震将军记》《王首道同志和别的几个领导者》《李先念将军印象记》后结集为《南下记》。1947年5月,他调任《松江农民》编辑,开始构思创作《暴风骤雨》,于1947年10月和1948年12月,他先后完成了《暴风骤雨》上、下卷的创作。

打印此页】 【顶部】【关闭】  
     

(c) Copyright 2017 济宁市图书馆.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84741号-4

鲁公网安备 370899023710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