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情动态 返回
2024 年济宁市图书馆“青春同行” 志愿服务项目管理规范
发布时间:2024/1/12 10:30:19 点击:226


2024 年济宁市图书馆“青春同行”

志愿服务项目管理规范

一、项目概述

“青春同行”志愿服务项目由济宁市图书馆发起,旨在深化学雷锋志愿服务精神,倡导全民阅读新风尚,搭建图书馆与读者的交流桥梁,为青少年提供社会实践平台。通过组织青少年参与图书馆服务,既助力馆内高效运转,又培养青少年社会责任感、奉献精神与实践能力,推动公益理念与阅读文化传播。

为进一步推动青少年阅读活动的开展,丰富青少年阅读的活动内容和阅读形式,项目中特别组织“青春同行”青少年志愿者举办青春读书分享会。志愿者研读书籍,精心筹备分享内容,以声情并茂的方式讲述故事情节、分享个人感悟。分享的图书类型可涵盖小说、诗集、散文、戏剧等,共同领略文字魅力,锻炼表达能力,提升文学素养。

二、 人员组织

赵静琦:负责志愿活动人员分配与志愿云、中国志愿服务网报名与计时工作,与郭晓琳共同负责“青春同行”青少年读书故事会工作。

郭晓琳:牵头志愿者招募工作,同步负责志愿者培训体系的搭建与实施。

刘霞:负责整体协调统筹职责,对接各环节工作。

三、招募管理

(一)招募条件

热衷公益,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具备强烈奉献意识;

16 周岁(含)以上在校生,其中1618周岁者需提交监护人签字同意书;

身体健康,能够适应图书馆工作环境与工作强度;

品行端正、善于沟通、举止文明,对待工作认真耐心;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图书馆各项规章制度。

(二)招募流程

信息发布:通过图书馆官网、官方公众号、馆内海报等渠道发布招募信息,明确招募条件、服务时间、工作内容及报名方式;

报名方式:符合条件者持身份证(或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一寸免冠照片,到图书馆二楼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现场填写报名表格,未成年人需由监护人陪同报名,并提交监护人联系方式;

资格审核:由志愿服务管理团队对报名信息进行审核,审核不通过者通过电话通知报名者;

人员录用:审核通过者根据服务时间安排与岗位需求确定录用名单,同步告知报到时间、地点及相关事宜。

四、服务时间与岗位安排

(一)服务时间及招募人数

寒假:

服务时间(9:00-17:00

招募人数

220日至224日(元宵节)

50

暑假:

服务时间(9:00-17:30

招募人数

第一期:716日至721

50

第二期:723日至728

50

第三期:730日至84

50

第四期:86日至811

40

第五期:813日至818

40

注:报到时间为当期周二上午 9:00,报到地点为济宁市图书馆一楼多功能厅。

(二)岗位设置与职责

图书整理岗:协助工作人员进行图书分类、上架、盘点工作,确保书架整齐有序,及时发现并送修破损图书;

读者咨询岗:在服务台及各借阅区解答读者疑问,引导读者正确使用自助借还设备与电子资源;

借阅引导岗:指导读者完成图书借还操作,提醒读者遵守借阅规则,及时提示超期图书,维护借阅秩序;

文明阅读督导岗:定期巡查阅览区,制止大声喧哗、随意占位等不文明行为,引导读者爱护阅读环境,提醒读者妥善保管个人财物;

阅读推广协助岗:参与图书馆阅读活动的筹备、现场组织与总结反馈工作,保障活动顺利开展;

临时岗位:协助完成图书数据录入、报刊装订等临时任务,服从管理团队统一调配。

五、培训管理

(一)培训内容

图书馆基础知识:介绍图书馆馆史、馆内布局、馆藏资源分类及检索方法,帮助志愿者快速熟悉服务场景与核心内容;

志愿精神培训:解读志愿服务内涵与价值,结合优秀志愿者案例分享,培养志愿者奉献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

服务技能与礼仪:培训沟通技巧、读者投诉处理方法,规范志愿者言行仪表,要求服务过程中保持微笑,使用文明用语;

岗位规范培训:针对各岗位具体职责、工作流程与操作规范进行细致讲解,确保志愿者能独立完成岗位任务;

特色专题讲座:增设文学类讲座与志愿服务类讲座。文学类讲座邀请文化学者或资深阅读推广人主讲,内容涵盖经典文学作品赏析、阅读方法指导等,帮助志愿者提升文学素养,更好地参与阅读推广活动;志愿服务类讲座邀请资深志愿者或公益领域专家分享,包括志愿服务经验技巧、特殊群体服务注意事项等,深化志愿者对志愿工作的认知,提升服务专业性。

(二)培训方式

集中授课:邀请专业人员通过PPT演示、视频播放等形式开展集中教学;

现场实操:安排工作人员进行一对一指导,针对岗位操作中的问题及时纠正,确保志愿者掌握实操技能;

在线学习:搭建线上培训资源库,上传培训课件、视频等资料,供志愿者利用碎片时间自主学习;

交流分享会:定期组织志愿者分享服务心得与经验,促进志愿者之间互助学习、共同提升。

(三)培训时间与地点

时间:志愿者上岗前开展集中培训,寒假志愿者于220日报到后培训1天,暑假每期服务前的周末培训2天;服务期间根据实际需求开展专题培训;

地点:集中授课在图书馆一楼多功能厅,现场实操在各服务区域,在线学习通过图书馆官方培训平台,交流分享会在馆内小型会议室举行。

六、服务管理

(一)服务要求

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与图书馆规章制度,自觉维护图书馆形象;

准时到岗离岗,如需请假需提前提交书面申请,并协调好工作交接事宜;

服从管理团队安排,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保证服务质量;

服务过程中热情耐心对待读者,使用文明用语,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及时向工作人员报告;

严格保密读者个人信息与馆内工作数据,爱护馆内设施设备,节约水电等资源;

积极参与培训与交流活动,主动提升服务能力。

(二)服务监督与考核

监督机制:安排工作人员定期巡查各岗位服务情况;

考核指标:考核内容包括出勤情况(占比20%)、工作态度(占比25%)、服务质量(占比25%)、团队合作(占比15%)、读者评价(占比15%);

考核方式:日常考核由各区域负责人记录,服务周期结束后进行综合考核,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

结果应用:考核优秀者授予“优秀志愿者”称号并通过官方渠道宣传,考核良好、合格者开具社会实践证明,考核不合格者进行批评教育,严重违反规章制度者取消志愿服务资格。

七、激励与保障

(一)激励措施

荣誉激励:对优秀志愿者颁发荣誉证书,通过图书馆官网、公众号等平台宣传其先进事迹,树立榜样;

时长证明:为志愿者建立服务档案,服务满规定天数且遵守规章制度者,开具社会实践证明;

优先参与权:优秀志愿者可优先参与图书馆后续组织的活动与专项培训。

(二)保障措施

安全保障:在培训中加入安全教育内容,馆内配备灭火器、急救箱等应急物资;

工作保障:为志愿者提供工作服、工作牌等物资,安排专人负责指导志愿者工作,及时解决志愿者在服务中遇到的困难;

权益保障:尊重志愿者个人意愿与隐私,建立志愿者权益保护机制,对志愿者提出的合理建议及时采纳并给予奖励。

八、项目评估与总结

(一)评估指标体系

服务效果:以读者满意度(目标90%以上)、图书借阅量增长(目标10%以上)、不文明行为减少(目标30%以上)为核心指标;

志愿者成长:通过技能考核、服务心得分享等方式,评估志愿者服务能力与社会责任感的提升情况;

项目影响力:统计项目参与人数、媒体报道数量,收集社会各界对项目的评价与反馈。

(二)评估方式与周期

评估方式:采用定量分析(如数据统计)与定性评估(如座谈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必要时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客观评估;

评估周期:每季度开展定期评估,寒暑假服务活动结束后进行全面评估。

(三)总结与反馈机制

项目总结:评估结束后撰写项目总结报告,内容包括目标完成度、工作成果、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反馈机制:设立专门的反馈邮箱与线上反馈表单,对收集到的意见与建议进行分类处理,及时向相关方反馈处理结果,持续优化项目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