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3日,《图书馆报》整版刊发了《阅读城市中的历史与诗意——以济宁市图书馆<GO “图” 济宁>为例》稿件,充分肯定了济宁市图书馆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和阅读推广品牌建设中的创新性实践。
稿件摘要如下:
文化和旅游一直以“诗意”与“远方”作为标签,2024年暑假,济宁市图书馆报刊阅览部发起《GO“图”济宁》短视频大赛活动,创新性的聚焦“阅读”与“城市”两者融合的角度,旨在通过城市领读者的阅读与行走,在经典文本与城市场景之中,挖掘济宁的文化内涵,触发大众情感共鸣,展现济宁的城市历史和现代魅力。
我们向大众发出提问——你是否用一本书去真正了解过一座城?你是否真正“阅读”过济宁?
阅读城市的文本视角
阅读城市,定位于文本视角,是出于图书馆工作的专业性,也是出于图书馆在文旅融合背景下阅读推广工作的站位和自觉,和文化“两创”之路的创新实践。济宁市图书馆推出的《Go“图”济宁》发挥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的专业优势,用文本解读城市。
济宁,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其独有的历史沉淀和现代文化。《Go“图”济宁》将“图书”与“济宁”相结合,在动与静、古与今、你与我之间架起阅读推广的桥梁。使读者不仅感受到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厚重,更能唤醒家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在自我表达中寻找到阅读的意义。
优质内容的定位和供给
优质文本内容的定位,需要在经典与品质中把握与城市、与大众的建构性融合。把握重要事件在阅读内容上的创新性继承,《Go“图”济宁》在主题场景推荐上,选择了济宁非常有代表性城市符号。让每一种阅读都在不同角度上讲述着济宁,表达对于济宁的文化理解和情感审美,展现济宁的城市历史和现代魅力。
优质的阅读书目供给是保证活动质量的前提,是本次短视频大赛区别于其他短视频宣传片的重要特征。《Go“图”济宁》选择了一批代表意义和创作空间的图书和绘本,做成海报进行线上线下的展示。同时在读者群中对文本中进行集体共读,图书馆的专业引领,将书卷中熟悉又陌生的济宁,呈现在读者面前。参与者在选择城市场景的同时选择并解读推荐书目,大众在欣赏短视频的同时,也会重新审阅相关图书,在阅读的环节中达到了完美的闭环。
小众化赛道的大众化审美
《GO“图”济宁》短视频大赛,我们将其定义为城市行走类的阅读推广,将行走与城市,定位于阅读文本的视角,从读万卷书开始,到行走万里路拓展,再回到读万卷书结束。
这种形式的行走阅读,对读者来说是一种崭新的挑战。本次活动的参与者占据读者活动群数量的百分之三十不到。而这部分读者群,是我们在平时的阅读推广系列活动培养出来的、相对精英的读者群体。有阅读与鉴别的能力,有阅读价值感的赋能,有阅读力量的传播力。虽然属于小众群体,但是在个体精神成长的过程中,已经成长为书香社会建设的有生力量。他们的作品通过在济宁市图书馆、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进行微信号推送、视频号展播,使这个小众化的赛道实现了大众集体审美场域。
阅读城市的品牌建设
《Go”图”济宁》作为阅读推广的一个品牌建设,具有内容优势、资源优势和创新优势。既体现了文化传播的公益性和广泛性,又将城市的特色和魅力渲染在一个被理解的和互动的立体化文本内容当中。“阅读城市”作为文旅融合中城市品牌建设的呈现视角,具有一定的可再生价值和经济价值。
2025年元旦,《GO“图”济宁》短视频大赛第二季:“悦读过大年”正式开始,主题为《我在济宁过大年》,将“阅读”与“城市”聚焦在“春节”主题。结合书目推荐和济宁市春节期间冬游济宁的一系列活动,欢迎大家阅读新年、 “悦”读济宁。
用阅读连接一个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使阅读成为城市记忆的保存者和传递者。用文化的沉淀与推广构建城市品牌的价值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