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情动态 返回
云培训 | 第五期全民信息素养教育公益大讲堂第十五讲
发布时间:2024/11/24 9:38:22 点击:751

【第十五讲】原始信息源素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本期主讲:北京师范大学 仝卫敏


科学研究既需要充分搜集借鉴前人研究成果,还需要综合利用大量原始一手资料,包括官方档案、私家文书、手稿、印刷资料、音视频资料、文物资料、口述历史资料和原生数字资源等。特别是后者,作为原创性学术研究的重要来源之一,长期以来在国内的信息素养教育实践中关注较少。近年来随着档案等原始信息源数字化程度的不断深化并逐渐引入高校图书馆馆藏,国家对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实要求、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跃进,国内开展原始信息源素养教育的契机较为成熟。
本讲根据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2018年提出的《原始信息源素养指南》,结合个人近年来信息素养教学实践,对原始信息源的概念、类型和特点逐一加以举例说明,并对与之相关的零次文献、一次文献等概念略加辨析。从具体的研究案例出发,介绍如何查找原始信息源服务于学术研究。

图书馆和档案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同为人类文化记忆的收藏机构,对读者而言,他们都是学术科研的信息源之一。融合多种信息源的信息素养教育应是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参与方式

本活动为公益性活动,免费参与;不记录和统计学时,不提供继续教育证书。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活动页面,登录后观看讲座直播或往期讲座。活动详细内容和具体安排将在活动页面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