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员荐读 | 《吃了吗》
发布时间:2024/10/20 11:19:07 点击:629
夏丐尊说,我们的民族文化实际上是“吃的文化”。袁枚有《随园食单》,走孔夫子“脍不厌细”的路数,几被精英食客引为圣经。与《随园食单》不同,《吃了吗》专讲市井百姓俯拾皆是的美食。
作者魏新写历史颇有名声,因其嘴馋,写吃也格外悠远有趣,连接着地理上的乡愁——他永远作为母题的鲁地小城,以及几千年的乡愁——青铜汤镬里翻滚着的整鸡,汉画像石里烤的肉串,李白举着的金樽清酒,梁山好汉撕下的大块牛肉……这些关乎乡土的文本和饮食,正是深植于中国传统血脉里的文化基因,也是所有生生不息的明证。
让我们跟随本书共同回温那些年略过舌尖的山东美食,探索食物背后的生活,体悟故乡和时光的力量。
内 容 简 介
《吃了吗》收录了38篇美文专讲地方美食,说的是吃喝,亦可见文化野史、人情世相,读后乐得个中滋味。又有数幅名家水墨、篆刻、书法归于柴米油盐之下,具有独特的收藏价值。文章包括《羊的汤》《火的锅》《裹的粽》《凉的面》《青的菜》《烤的串》《酒晕子》《老酒晕子》《老老酒晕子》《甜的沫》等。
推 荐 理 由
在书中,魏新用轻松幽默的笔法,纵横古今,旁征博引,把寻常饮食与正史、野史、包括个人史以及城市的地方史进行了有机的结合。这本书的题材虽然是吃,但并非专门为写吃,更多时候,它应该是在写一种状态,一种关于时代的记忆,通过食物这一载体,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社会变迁。关于《吃了吗》
摘录:
能够陪我一冬而不令人生厌的,只有白菜。白菜在我印象中,始终那么温顺,体贴,因柔软而让人无法拒绝,因无味而具备各种可能。白菜性格随和,可炒,可炖,可蒸,可煮,可凉拌,可包饺子,也可炸丸子。白菜交友广泛,可以和猪肉熟,也可以和羊肉熟,可以和豆腐熟,也可以和粉条熟。白菜也不怕孤独,独自下锅时,可酸辣,也可醋溜。没有火,白菜也可以坦然面对,腌出白菜自己的味道。朋友江非曾有句诗:“白菜是最白的女人。”事实上,白菜也是最有才的君子,它的才华不露锋芒,不着声色,在争红斗艳的菜架上,只有白菜,安静朴实,发出玉一样的光泽。—— 白的菜,收录于《吃了吗》
作 者 简 介
魏新,文化学者、作家、诗人,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青联常委, 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著有《东汉开国》《魏新讲水浒》《历史有魏道》《吃了吗》《济南往事》等图书十余部。2009年10月受邀参与《百家讲坛》栏目录制,并成为《百家讲坛》开播以来最年轻的主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