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荐读】何以济宁:地方文献系列推介(1)——《长沟民间故事》
发布时间:2024/10/16 10:46:55 点击:698
地方文献,犹如时间的琥珀,凝固了一方土地的历史脉络与文化灵魂。通过阅读地方文献,挖掘一座城市背后的故事与文化。
作者简介
高爱国,山东济宁任城人,就职于任城区长沟镇文旅办,致力于“乡村文化记忆工程”的研究和推广,传承文化根脉,守护精神家园,收获颇丰。文学作品曾在《中国人口报》《中国审计报》《人生》等报刊发表多篇。2017年8月主编出版了《谈古论今话长沟》(上、下),2017年12月该书荣获济宁市第二十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21年12月通过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大运河(长沟段)历史文化呈现建设研究”结项。另外,《昌邑历史文化探源》《大汉昌邑王传》已完稿,尚待付梓;中国名镇《长沟镇志》正在编纂中。
创作背景
本书凝聚了长沟民众数代人的聪明智慧,先人们在长沟这片热土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勤奋耕耘,建设美好家园,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也为后世遗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此,流传了众多的善行义举故事、运河故事、民间传说和当时的生活佳话,这些美好故事经过一辈辈人的口口相传传承至今,依旧让人津津乐道。也正是在这种浓厚的乡土文化氛围里,激发了创作激情,围绕“乡村记忆工程”进行了一系列的创作活动,历时数载,作者深耕细作,遍访乡民,聆听每一句真挚诉说。从《谈古论今话长沟》的辉煌启航,到《长沟民间故事》的厚积薄发,这不仅是文化的接力,更是情感的延续。
内容概括
《长沟民间故事》是一部收录了长沟地区丰富民间文化遗产的作品。这本书不仅是对当地乡村记忆的挖掘和传承,也是对历史文脉的生动展示。全书按类别分为五篇,神话传说篇、运河遗事篇、地名由来篇、民间拾趣篇、鲁酒佳话篇。这些故事作为中国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遗产之一,承载着当地历史、文化、信仰和社会价值观。这些故事大多包含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反映了民众的智慧和对生活的理解,蕴含了道德教诲和教育意义。而在艺术表现上,这些故事在叙述技巧、角色塑造和情节构造上展现了民间艺术的特点。它们通常采用口耳相传的形式,通过世代相传不断演变,显示了民间文学的生命力和创新性。
地方文献是公共图书馆馆藏文献中一种独特的资源,对当地地域文化发展作用匪浅。济宁市图书馆致力于地方文献的采访、典藏及开发利用工作,不遗余力地推动济宁地区特色文化的传播、传承与发展,济宁市图书馆竭诚欢迎社会各界人士捐赠地方文献,并衷心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
联系电话:2230162
邮编:272000
地址:济宁市太白湖新区运河路138号 济宁市图书馆 特藏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