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情动态 返回
【子曰·约读】运河女儿词赋集作者及创作背景
发布时间:2024/10/15 9:31:10 点击:704

书山有路,径在子曰。

子曰·约读,带您品名家经典。

作者简介

李子君,本名李文静,笔名红妆,人称四姑娘,运河女儿。于八十年代出生于山东省济宁一武术之家,中八式洪拳传承人。党员。

青年辞赋作家、词人,颜母祠守护者(孔子母亲祠堂),尼山母爱书院发起人之一,常务副院长,尼山世界女性论坛副秘书长,曲阜师范大学客座教授,茂名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济宁市直机关党工委讲师团讲师,济宁市妇联讲师,冼夫人女子学院副院长,济宁市最美巾帼志愿者,嘉祥文学顾问。

出生并成长在运河畔,二十年来坚持词赋创作。代表作有《运河赋》、《尼山赋》、《济宁赋》、《笨人赋》等赋文数十篇及诗词上千首。出版了个人专集《红妆诗词作坊》、《水调歌头--运河女儿词赋集》,当代中国精神书籍之《图说北京奥运精神》。

常年带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开展公益慈善活动,守护颜母祠,救助困难儿童,在全国各地市直机关、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宣讲诗词文化、母教家风和自主研发的“513启发体系”课程。参与发起组织了尼山世界女性论坛(尼山文明论坛分论坛)、“纪念孔子母亲诞辰活动”等,并数度撰写《祭祀孔子母亲颜徵在祝文》。央视纪录片《孔子母亲颜徵在》记录其事迹。同时,积极促进南北方以及海内外的文化交流。


写诗的土壤
一、运河水滋养下,多了一些北方女子的豪气和情怀。性格较刚烈。祖上是武术世家,受儒家思想和侠义思想影响很大。祖辈曾参与运河挖河工作。父辈全力推广中华武术事业,培养武术人才。
二、崇拜英雄,自小就立有女性崇拜偶像。九岁识诗经中的许穆夫人,“中华第一巾帼英雄”冼夫人。十岁热爱李清照诗词,苏东坡诗词,辛弃疾诗词,十二岁受陶渊明影响,十五岁崇拜秋瑾等进步女性。受“天下为公”影响,比较有情怀,不着眼于个人和小家庭,喜欢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帮助别人,追求思想的自由和精神的独立,通过诗词这种形式表达女性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
三、敬畏自然。通过对山水、草木的描述,越发的敬畏自然。在人类努力向上的过程中,万物早已具备内在的自我生长的力量,她敏锐的感受到这种力量,并且用诗词去表达。大地的厚重承载着万物的生命。当人类制造武器、飞机等的同时,只需要一场海啸,一次地震,一场瘟疫,人类就会面临着灭绝的危险。制造飞机的智慧,如何能及上苍鹰自然翱翔的力量。大自然的美好也无处不在,小草的坚韧,百花的美丽,秋风的急迅,大雪的苍茫等等无不带给人类以启示。大自然的消长又充满了规律和智慧,这一切都在诗词中有所体现。人类是渺小的,需要谨诫。
四、爱人,爱一切。在李子君的生命中,流淌着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那就是爱。她热爱身边的一草一木,每一个人,每一个集体,一如苏东坡所说:“我眼中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她以最真实的状态和自然、和所有人相处,而这个爱成为李子君诗词中的内在核心力量,每一首作品无不是充满了爱和善意。所以,她带给世人的是温暖的、积极的、向上的、美好的力量。

成长经历
一、自小热爱诗词,性格内向,不喜欢表达,但是喜欢写。少年儿童时期便显现出超过同龄孩子的文学兴趣和创作热情。
二、参加工作后,经常接触海外华人,被他们的爱国热情所感染,曾经诗词中的小情思逐渐上升为家国情怀,渐渐地“以天下为己任”的萌芽开始萌发。特蕾莎、宋庆龄等杰出女性代表深深影响着内心,也为日后参与母爱教育事业打下了基础。秋瑾等女性诗人的思想行为和作品对其影响较多。

热爱家乡
热爱脚下的土地是每一个诗人不变的情思。回家乡后,深深爱着生养自己的运河水,爱着滋养人生的儒家文化。对孔子思想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接触到了孔子母亲颜徵在,和孔孟故里的女性一起参与到弘扬母爱,守护孔母的实际工作中去,这个过程中,创作了大量歌颂家乡的赋。而赋的创作正是李子君在家乡被人称颂的一个重要方面。自古以来,赋的创作就是比较难的,而出色的作品也大多出自非常著名的才子之手。很多的女才子诗词写的很好,但是赋的创作也寥寥无几。就连李清照这样公认的千古才女,留下来的赋也不过一两篇。

学习和应用
李子君热爱诗词,正是因为此,所以深入理解每一位诗人。尤其是女性诗人。在世人欣赏诗词文学层面的同时,李子君和她们进行灵魂对话,对古代女才子的人生遭遇表示同情和遗憾。而这些思绪并没有完全停留在诗词中,而是转化到现实生活中,她积极参与女性相关的工作。在尼山世界女性论坛的工作中学习、体会,在与孔孟之乡女性的交往中利用一切机会,宣扬当代女性的先进思想和社会担当意识,号召女性共同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多为社会做贡献。而她也把这一切都通过诗词的形式表达出来,诗词就是她的工作生活,生活就是一首诗。
北方儒家“仁者爱人”的思想和南方冼夫人“唯用一好心”思想的影响。使李子君整个人亦刚亦柔,走出物质追求,家庭围墙,用自己满腔的热情,尽力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完善人格,探索女性发展道路。经过社会的洗礼,再次回到世界最淳朴的状态,专注于人本身具备的自然功能,思想情感和生活方式。和诗词这种形式高度统一和吻合起来。成为当代社会难得的一股清新力量。
她是运河畔一名普通的女子,在运河水的滋养下,用诗词这种美好的形式表达着当代女性独立自由,追求美好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