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纪实小说《孔府民间档案》
作者简介:柏祥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山东省作家协会第二届、四届签约作家。济宁市第十七届人大代表。现任济宁市作家协会副主席2007年开始文学创作,2012年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
我所住的这个小城,由东向西贯穿一条泗河,河床平坦,蜿蜒流淌至微山湖。泗河南北两面,全是海拔二三百米的山头,山上少水,果木也稀罕,山间尽是随意生长的野树,低矮的荆棘。远远望去,山头光秃,一览无余。唯一有可看的一座山头是孔夫子出生的尼山,那里还保存着孔夫子家族历代衍生的一些庙宇古迹,对孔夫子心怀敬仰的人们常去瞻仰观看。
在一个初冬的早上,我换上一身轻便的衣服,脚蹬粗布平底鞋子,戴着一顶廉价的太阳帽,背上一点食物和水,步行出城,不缓不急地朝城外的山头走。我避开了大路上呼啸穿行的车辆,神色匆忙的行人,踏进了一条清静狭窄的乡间小道,朝城南尼山方向行走。这条沙土小道上,遍布枯黄的树叶,早晨的白霜散发着清凛的气息,路两旁树杈上的麻雀成群飞舞,阳光均匀地撒在大地上,像看不见的风一样驱散着远处淡淡的雾气。我的脚步在沙土小道上发出哧哧的碎响,惊得路旁的蚂蚱蹦跳乱飞,这些细碎的声响分明是从脚底下的土地上生发出来的,就像每一棵庄稼,经过风吹雨晒,霜雪浸染,由青涩到成熟,细密和谐,在耳边抑扬顿挫,使得我的心情无比愉悦。我很庆幸选择了这条弯曲起伏的沙土小道,宛如一曲悦耳动听的歌谣,吸引着一路向前。
在这条通往山里的沙土小道上,一路上坐落着十几个规模不大的村庄。我在穿过这些村庄时看到了村庄里的风景,闻到了村庄里的味道。我看到了袅袅弥漫的炊烟,低头觅食的土鸡,嘎嘎叫嚷的鹅鸭,神情淡定的老人,蹒跚学步的孩童,阳光映在石墙上的纹理,暖风飘荡在房顶上的轻盈。我听到到了干柴在灶膛里燃烧的噼啪声,老人持续沉闷的咳嗽声,时断时续的狗吠声。一只肥猫从我身边的麦秸垛上像影子一样飘过,肥猫踩落的秸秆在我的注视下徐徐下落,我从秸秆下落的过程里听到了时间流淌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