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情动态 返回
馆员荐读 |《端午》
发布时间:2024/6/11 11:16:47 点击:357

《端午》K892.18/5


每年的端午,大家都怎么过?
吃粽子、赛龙舟?
对古人来说,这只是端午节活动的基本操作,
其实,他们过端午节的方式远比如今丰富得多。
端午历史悠久,节俗丰富,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关于端午的起源,
有屈原传说、伍子胥传说、
曹娥传说、马援传说等众说纷纭;
关于节俗,有常见的吃粽子、赛龙舟、悬艾人,
也有不太常见的炼剑、铸镜、采药、射柳、送瘟、赠衣、赠扇……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著名民俗学者刘晓峰,
一本书讲透端午的前世今生。
以史料为基础,
讲述你不知道的、趣味十足的传统节日,
带你重温藏在节日里的中华传统生活美学。
本书是“节日里的中国”丛书中的一本,共八章:我们的端午、端午正名、端午与中国古代时间体系、端午探源、端午的节俗、端午的宗教习俗、端午在东亚、端午与现代社会。本书从节日的源流与文化内涵讲起,带读者领略节日饮食、节日仪式信仰、节日娱乐活动等民俗活动,阐释其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书中引经据典,以优美的文字为读者呈现一个原汁原味的端午。
推荐理由



《端午》是一部为国人量身打造的传统节日知识读本。本书作者以史料为依据,从时间和地域两个维度,对端午的起源、节俗、文化、流变、现状等进行了细致地讲述,精心挑选与端午相关的高清古图近70幅,全彩再现悠久而活泼的端午。

作者简介



刘晓峰,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年硕士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2000年博士毕业于日本京都大学。归国后执教于清华大学历史系,先后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华日本哲学会副会长、中国日本史学会常务理事、日本古代史专业委员会会长、北京市中日关系史学会副会长。

从事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并努力开拓由日本、朝鲜、琉球、越南等组成的汉字文化圈回视中国古代文明的研究视野,在时间文化研究方面上着力最多。有著作多种,包括:《端午》《东亚的时间》《日本的面孔》《亚细亚民俗研究》《日本的危机》《汉历东传——中国岁时文化对日本的影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