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情动态 返回
【子曰约读】范金泉长篇小说《竹竿巷》
发布时间:2024/4/16 9:43:58 点击:404
书山有路,径在子曰。
子曰·约读,带您品名家经典。


范金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协会员,山东省小说创作委员会委员,山东金乡人,中学美术高级教师。毕业于齐鲁师范学院中文系。济宁市首批文化名家。济宁市首批签约制文学艺术家。济宁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1:长篇小说《竹竿巷》的写作背景


我是在二十岁出头,在读大学时就开始发表中短篇小说等文学作品。大学毕业之后,一直坚持小说创作。到了2011年的时候,迎来了井喷,这一年,我发表了9部中篇小说,5部短篇小说,随后,转入长篇小说创作当中。因为济宁是运河之都,历史文化积淀深厚,鲁西南一带的方言土语俚语极具地域特色。新中国成立之前,运河沿岸,兵荒马乱,民不聊生,内忧外患,一部运河文化史,也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缩影。在读大学期间,读到陈忠实的《白鹿原》深受启发,也决定写一部属于自己的枕头书,有感于此,我决定建立起自己的文学地理,从运河之都济州写起 ,然后,大运河沿岸、微山湖,于是就有了长篇小说《竹竿巷》、中短篇小说集《老渔洼》、长篇小说《端鼓腔》。


2:长篇小说《竹竿巷》的写作历程


长篇小说《竹竿巷》创作从2004年就开始了,到了2005年的时候,我家搬到了竹竿巷附近的来鹤小区。当时,我借调到任城区文化局上工作,步行上班,路过竹竿巷,也经常和竹竿巷里的几个朋友喝茶聊天。周末,与几个当年的老济宁热爱文化的人,在济宁市走街串巷,挨家挨户地走访。这样取得了一手的资料。我在文化局工作,对文化也有深刻的了解和关注,从而让自己的作品注入了文化因素,比如,小说中写到了老济宁的各种手工业,以及各种特色饮食。后来,我又借调到任城区史志办工作,对第一手史料的挖掘和梳理,也丰厚了我的文学创作。经过数拾年的努力,《竹竿巷》终于由黄河出版社2015年出版,该书出版第二年,获山东省长篇小说征文一等奖,后来又获济宁市五一精品工程优秀作品奖,乔羽文艺奖。直到现在,这部长篇小说依然受到读者喜爱,民间自发成立了长篇小说《竹竿巷》研究会。

3:长篇小说《竹竿巷》的特点


2015年12月,50万字的长篇小说《竹竿巷》,由黄河出版社出版。这部著作一问世,立即在社会引起轰动,不同行业的人争相阅读。《竹竿巷》一书,首次印刷2000千册。在两周之内销售一空。目前,《竹竿巷》已经成为全国读者了解山东济宁现当代历史文化、风俗人情、地域特色、方言俚语、各种传统手工业、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窗口,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2016年,《竹竿巷》获山东省委宣传部和山东省作家协会联合举办的“中国梦”长篇征文一等奖。

这部作品,从近200部长篇小说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奖理由:《竹竿巷》以济州(济宁)竹竿巷的百年兴衰为经线,以林、姜两个家族四代人的命运沉浮为纬线,品格厚重、意蕴深曲,是一部鲜活的地方志,小说有内在的史诗性,是集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统一的一部优秀作品。

小说中对浩瀚时空的自如掌控,人之命运的真诚观照,风俗人情浓墨重彩的渲染,无不彰显出作品现实主义精神与史诗品格。宽广的艺术想象,不仅让读者览略了济州社会的变迁,也触摸到了现代中国“革命”嬗变的脉络。百年的历史仿佛浩淼的苍穹,已然让人望而生畏,作品又通过对济州民风、民俗的刻画,延伸了时间的长度,进一步扩宽了历史的天空,令作品的历史感尤其厚重,使作品的史诗情怀一览无余。时间是生命的表征,漫长的岁月必然关涉到繁多的人物,《竹竿巷》中姜、林两家四代人,再加上其他有名有姓者达二百余人,如此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作者却安排的有条不紊、井然妥帖,令其各安其位,各司其命,这种驾驭故事的能力令人叹服。

作者放逐对历史的强行介入,回归生命关怀的创作理念,更是为新世纪文学创作扩宽了维度。《竹竿巷》以历史处境、现实命运和文化负载,所构成的张力,钩沉民族性格的理趣,举重若轻,在当代文学作品中有着独特价值和新的高度。

2016年,《竹竿巷》获济宁市委、市政府表彰的“乔羽文艺奖·长篇小说创作奖”。

2017年,《竹竿巷》获济宁市委宣传部表彰的“五一精品工程优秀作品奖”。


4:长篇小说《竹竿巷》的主要内容

《竹竿巷》这部50万字的长篇小说,是作者耗时十年的宏大工程。小说以竹竿巷一百年的悲苍时空、沧桑巨变为聚焦,以林家、姜家四代人的命运沉浮、艰难抗争和悲欢离合为主线,真实再现了济州城,从清朝末年至二十一世纪初期一个世纪的历史画卷。

小说叙事独具特色,以奇数章和偶数章两条线进行。全书共分36章。

奇数章主要叙述济州1949年到2000年前后的市井生活,偶数章主要叙述1901年到1949年前后济州这块土地上的风云变幻。

故事从竹竿巷里著名的铁匠姜老黑的三儿子姜文举讲起。姜文举的父亲姜老黑,祖籍泗水圣水峪,父母饿死后,童年的他历尽艰辛,来到济州讨饭,一次偶然的机会,被竹竿巷里林铁匠看中,遂收他为徒。姜老黑心地善良,一心一意跟着师傅。老林也待他不薄,在济州竹竿南头顺河门,为这位徒弟姜老黑买了铺面,并帮他成家。姜老黑娶第一个妻子夏婴宁,不幸早逝。后娶一个叫润东的女人,给他生下三个儿子。长子姜德华,天生是个神枪手,跟随林铁匠的三儿子林海安从戎,抗战初期,济州保卫战,曾经击毙日军高级将佐。后随林海安投奔八路军,在湖西肃托时,和恋人常俊方一起,被王须仁杀害。

姜老黑第二个儿子姜德卫是个小知识分子,在济州南门附近一家小学当老师,娶富商的女儿窦燕花为妻,解放初期被下放到微山湖西岸一个渔村,数年后,死于饥荒。留有一个叫老鳜鱼的男孩,被一户渔家人收养。老鳜鱼长大后,娶梅姑为妻,生有三子,姜大瓜、姜二瓜、姜三瓜,这三个人是小说后半部分的主要人物。老鳜鱼虽然性格粗鲁,却也懂得诗书传家的道理。他供姜大瓜读完高中,姜大瓜没考上大学,又复读了几年,还是没考上,姜大瓜有些心灰意冷,遂将高考复习资料扔进大运河中,拜说书艺人鲁民为师,跟他走街串巷谋生去了。这鲁民也是济州城老户人家出身,除说书外,还精通书法和二胡。一年后,鲁民把技艺全部传给姜大瓜,自己又云游去了。姜大瓜无奈之下,决定去投靠在济州混的弟弟姜二瓜。一到济州,打听到姜二瓜混得像个叫花子,又放弃了找他的念头。他找到初中的同学马天荣,靠他在剧团找到一个临时工。姜大瓜的书法不错,靠书法,在济州,渐渐有了名气,便娶剧团团长的妹妹为妻,这是一个物质化的大龄女孩。三十多岁还嫁不出去。两个人婚后,经常为一些琐事吵架,后来两人确实过不下去便各奔东西。不久,书法和绘画在社会上热起来,姜大瓜的名气也更加响亮,不但转正成了国家干部,有了编制,混了一个铁饭碗,还当了官。在济州书法圈,他成了一个权威人物。事业上的成功,使他抱得美人归。他娶了济州有名的美女林香菱。这是一个刚从美术学院毕业的女学生。这个女学生,济州黑社会头子之一的寅老五也看上了她。这个寅老五是姜大瓜高中时期的同学,也是高中时代姜大瓜的情敌。寅老五当年因企图强奸素秋未遂,被姜大瓜打了一棍,又被学校开除。两人从此结下仇恨。寅老五被学校开除之后,在社会上混了几年,娶妻生子,因奈不住贫穷,带着妻子来济州打拼,先是收破烂为业,后又找马天荣帮忙,让他承包地下工程的防腐,先是干点小活,掏到第一桶金之后,他兴奋地一夜没睡。后来,生意越做越大,他又结识了济州黑恶势力的老大崔麻子,于是卖身投靠,成了崔麻子的一名手下。寅老五靠着崔麻子,有着血腥的发家史,他成了济州一个厉害人物。他同时也看上了香菱。为报当年之仇,寅老五决定羞辱姜大瓜,他要霸占香菱。为了达到目的,他花大钱,许愿买通了素秋。素秋为了当正县级干部,答应了寅老五的要求。利用当年姜大瓜对她的痴情,主动勾引姜大瓜。在两人偷情时,让林香菱正好捉奸在床。靠这一招,寅老五达到了破坏姜大瓜和香菱婚姻的目的。后来,寅老五又暗中下慢性毒药,害死了姜大瓜。寅老五最终也没能霸占香菱,在他阴谋要得逞的时候,姜大瓜的弟弟姜三瓜突然出现,他枪杀了寅老五,然后,扬长而去。

老鳜鱼的第二个儿子姜二瓜,因给村支书的女儿小金鱼写了一封求爱信,遭到村支书的不满,村支书认为姜二瓜耍流氓。要求老鳜鱼教训流氓儿子姜二瓜。老鳜鱼不敢怠慢,用白蜡杆子打断了姜二瓜的胳膊。姜二瓜胳膊好了之后,老鳜鱼给他一艘破木船,一辆破自行车,把他逐出家门。姜二瓜来到济州后,先是将船泊在济州老洋桥下,这座桥成了他遮风避雨的地方。后来,姜二瓜在济州火柴厂当临时工,并娶一个二婚女人闫静为妻。火柴厂倒闭之后,夫妻合伙在马场湖边开了一家餐馆。寅老五在马场湖划船游玩时,不慎落水,幸得姜二瓜搭救。寅老五许给姜二瓜一个条件,有啥困难去找他。当姜二瓜确实遇到困难时,寅老五也真的帮了他。姜二瓜也因此成了寅老五的朋友。后来,姜二瓜的弟弟姜三瓜因喜欢小金鱼,他要为小金鱼出气,曾经绑架了寅老五,寅老五死里逃生后,非要弄死姜三瓜。抓姜三瓜的任务就交给姜二瓜。姜二瓜接了寅老五的钱,便给寅老五办事,他设计抓到姜三瓜。但碍于兄弟之情,他把姜三瓜放了。用自己的命换了姜三瓜的命。最后,在船上,寅老五一杯毒酒将他毒死。

老鳜鱼的儿子姜三瓜是个愣头小伙。他不满父亲老鳜鱼的粗暴,毅然离家出走,决定到济州去找两个哥哥姜大瓜和姜二瓜,没想到在湖中,无意搭救了一个黑帮老大,因这个原因,姜三瓜一出道就卷入黑帮之间的相互残杀中。在济州一家洗浴中心,他遇上了同村的小金鱼。当初,小金鱼是微山湖一带最美的女孩。姜三瓜一直爱着她。两人此时经过肌肤之亲,撞出了爱情火花。姜三瓜决定找欺侮霸占她的寅老五报仇。结果事情失败,他只好逃离家乡,带着小金鱼躲了起来。他二哥却为了他付出了生命。姜三瓜为了给大哥、二哥报仇,偷偷潜伏到金菖蒲大酒店。在寅老五将要对香菱行凶的时刻突然出现,一枪打死了他。然后,飘然而去,最后不知去向。

姜老黑的第三个儿子姜文举,娶妻程素娥,生姜贵,姜贵娶妻陶妮,生姜小媛、姜小娟、姜小庙。姜文举早年学打铁,因崩瞎一只眼,从此对打铁失去了兴趣,他到了成年,靠一个熟人,找到一份做串书馆的工作。在工作期间,经老呆介绍,他加入了八路,渡江战役结束后,他跟着部队到了江南,这年赶上镇反,一封意外的举报信,改变了他的命运,老家有人举报他当年私通土匪。部队让他回家澄清事实。他回家后接受调查,事情弄清楚了,他决定返回部队,不巧的是部队已经赴朝鲜参战。他和部队失去联系,回到家中,老老实实干起了家传铁匠活儿。生意兴隆时,又赶上公私合营,姜家的铁匠铺子充公,变成了索具厂。上级在姜店街给他安排一处小院,又让他儿子姜贵当上索具厂的工人。他开始过起了平稳的日子,这种好日没多久,文革开始了,本来平静的日子被打破。旧账重提,姜文举因动手打了诬蔑他是敌特的一个女人,被捕入狱。文革结束后,他才被放出来,他出来后,已经老了。为了他的清白,为了一个公道,他开始上访。他上访了无数次,也没弄出个结果来,最后彻底失败,他才停止了抗争。同时,也结束了生命。小说没有写他是自杀,可写他死亡的突然,又可以断定是自杀。他的悲剧不是他个人的悲剧,而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姜文举的死是个悲剧,他儿子的失踪更是个悲剧,索具厂倒闭后,拍卖给了姜家的仇人崔麻子,这让姜贵很不爽,他参与了工人的上访活动。后来失踪,失踪的原因小说里没说,只是让读者去猜想。

姜贵有三个孩子,姜小媛、姜小娟、姜小庙。姜小媛在招待所当服务员期间,被崔麻子勾引,后被张歪鼻子强奸杀害。姜小娟在当知青时,因割了占她便宜的管区主任的阳具而入狱。出狱后,她嫁给了一个商人,后来,商人又离她而去。她无家可归,只好回到娘家,在娘家,又与弟媳产生矛盾,导致弟媳被张歪鼻子拐走。这天,她在街上闲逛,遇上崔麻子,因她长得像小媛,崔麻子看上她,把她包养了。小庙的遭遇更让人唏嘘。索具厂效益好的时候,他进厂当了工人,因一项科技发明,他被调到技术科搞科研。从此,他想成为一个发明家。索具厂倒闭后,他无力养家糊口,经常遭到漂亮妻子的冷落,妻子嫌他搞科研入迷,又看不到成功和希望。但小庙不这么认为,他还固执地想当发明家。家中住宿紧张,他只好在一间储藏室里画图纸。屋漏偏逢连阴雨,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因为他父亲上访,居住了几十年的小院,旧主人突然找上门来,旧主人手里握着房权证,一打官司,姜家输了。这一下,给了姜家最致命的一击。原来姜家的铁匠铺子充公,换来的这套小院,没想到最终,这套小院没能保住。姜小庙的妻子因生活绝望,带着孩子跟张歪鼻子跑了。小庙成了孤家寡人。这天,他的发明终于告一个段落,他带着图纸去市科技局,市科技局没能帮上他,他又去找省科技局,但到省里,因他蓬头垢面,衣衫不整,管事的人认为他是疯子。把他哄走了。夜晚,他露宿街头时,在一家酒吧,透过窗子,却看到妻子和张歪鼻子在一起喝酒。他怒不可遏,正想和张歪鼻子拼命。但还没等他动手,他便被人绑架了。绑架他的人,将他带到山区一处工地,强迫他干活。他搞科研十几年,所有的图纸都被一个包工头抢去,被包工头当废纸卖掉,买一捆啤酒喝了。眼看自己十几年的心血白费,小庙的心碎了。当他知道这个工地的总承包商是张歪鼻子时,小庙毫不犹豫地铤而走险,他瞅准一个机会杀了张歪鼻子和毁掉他图纸的包工头子。

姜家和林家的关系密切,姜老黑从小跟铁匠老林长大。老林夫妻心地仁厚,把姜老黑当养子对待,并帮他成家立业。老林和妻子吴氏共生有两男一女。女儿林翠花最大。林翠花毕业于济州教会学校,在育才中学当教师。林翠花喜欢济州土山上的八角鼓。这天,她在听济州八角鼓时,被潘旅长的管家老胡发现,此时,潘旅长是北洋政府济州最高军政长官。老胡为了讨好潘旅长,使用各种手段,让潘旅长把林翠花弄到手。后来,潘旅长外出征战,把几个姨太太放在家中,林翠花因耐不住寂寞,和伺候她的卫兵发生了关系。事情败露之后,潘旅长下令用铡刀活铡了卫兵,活埋了林翠花和另外几个姨太太。潘旅长杀掉这些人,还觉得不过瘾,为斩草除根,他决定再杀掉林翠花在济州一中读书的弟弟林海安。只是派过去的杀手驳壳枪子弹卡壳,未能杀掉林海安。他跑到竹竿巷家中,将发生的事情告诉了父亲老林。老林一听,感到大祸来了,当即立断,从后门,送儿子林海安、林海福上船逃走。林海福让徒弟姜老黑带着逃到泗水圣水峪山窝。林海安则坐船沿京杭大运河南逃,却在半路上遭到凤凰山的土匪打劫。林海安是个学生娃,土匪们把他抢到山上,让他写写画画做了文书。这年,国民党北伐军路经凤凰山,师长发现土匪们的安民告示书法不错,遂将凤凰山的这股土匪收编。林海安也随之加入了国军。他从军后,因作战勇敢,不久当上连长。北伐军击败潘旅长后,林海安亲手杀掉潘旅长报了仇。北伐军进驻济州后,林海安又找胡管家报仇,只是胡管家已经跑掉了。家中只有他年轻漂亮的妻子鞠乐如。林海安没有非礼这个女人,相反,对她有些爱意。鞠乐如也感觉到了,两个人在这一刻种下了爱的种子,后来,林海安以保护鞠乐如为由,经常到她家里去帮她。这天两人终于有了肌肤之亲。林海安的遭遇有点像《静静的顿河》中的格里高利。在平息红枪会的暴乱中,林海安又立新功,但他从此不愿再杀人了。抗战爆发后,他已经是团长。济州保卫战失败后,他带着姜德华逃到微山湖畔一个渔村。在这儿他结识了地主家的小媳妇白凤儿。后来,他和白凤儿产生了感情。日军占领微山湖一带之后,林海安带着姜德华加入了八路军。因他作战有方,很快他升到支队长。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湖西肃托运动开始了。林海安被打成托派后,遭到处决,只是行刑队的人,打他两枪没打死,便草草掩埋了他。因埋的浅,林海安醒来之后,从土中拱出来,然后跑掉了,他跑到了范怀东家,是范怀东搭救了他。让他躲过了八路军和汉奸的捕杀。当他知道姜德华因肃托遭到杀害之后,林海安投靠了在单县东鱼河一带驻扎的国民党军队、他因战功,很快升到旅长。在单县一带的国民党军队被日军围歼之后,林海安投降了日军。但他心中又不愿意当汉奸,多次将俘虏的八路军战士放掉。因他良心未灭,日军投降之后,他所带领的部队接受了八路军的改编。后又因土改时期一些过激的行为,林海安又叛变投敌,他投靠了驻兖州的国民党军吴化文部,吴部起义之后,林海安又成了解放军中的一员,尽管他在朝鲜战场上战功显著,镇反时,还是被从朝鲜战场上押解回国,在济安台下和他弟弟林海福一起被枪毙了。林海安被枪毙之后,他妻子鞠乐如带着他的儿子林家欢在竹竿巷里继续生活,知青下乡那阵子,林家欢被派到老渔洼插队落户,林家欢回城时,领来了一个农村姑娘叫廖凤娥。后来生有三女一男。分别是女儿林秀霞、林秀瑶、林香菱、儿子林小勉。林秀霞和林秀瑶都是下岗女工。林秀霞下岗后沦落成一个妓女。林秀瑶沦落成一名经济罪犯,最后被网友杀害。林香菱美术学院毕业后,为了找工作,她嫁给了书法名家姜大瓜。

至此,姜家的故事和林家的故事,两条线索合二为一。故事的结局以姜大瓜的弟弟姜三瓜,开枪打死济州黑恶势力头子之一的寅老五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