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情动态 返回
馆员荐读 | 《惊蛰》
发布时间:2024/3/6 9:42:45 点击:633

     “惊蛰天,春雷起,僵虫惊,山川兴,万物乃复生。”惊蛰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雷声轰响震万物,预示春归大地,万物生长。这一节气所蕴含的自然人文气息,也引发作家杜阳林的创作灵感,创作出长篇小说《惊蛰》。“惊蛰是我偏爱的节气,这也是一个很有力量的节气。我以惊蛰为题,是想传达一种叩响与苏醒之感,当然,除了是万物生灵之醒,更有人们思维苏醒的寓意。”本期推荐阅读小说《惊蛰》,去感受一位少年的惊蛰之醒和一个时代的惊蛰之变,从而唤醒自己强大的灵魂,以昂扬之姿踏上人生之路。


《惊蛰》作者杜阳林,索取号:I247.57/5932。本书讲述了一位性格坚韧的农村少年的成长史。小说不仅延续并推进了《人生》《平凡的世界》等经典作品对乡村青年“奋斗改变命运”这一主题的书写, 也深入透析乡村历史文化熏染下形成的生活土壤, 构成了一部乡村命运变迁与精神嬗变的沉重史诗。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四川北部阆南县观龙村,凌云青的父亲突然病逝,不仅带走了他的童年,也带走了凌家的欢笑与希望。残酷的命运遭遇, 牵出人性的冷暖世界,年幼的凌云青不得不过早地直面生活残酷的一面:寒冷和饥饿的折磨,乡邻旁亲的刁难与欺辱, 被烧伤,身患腿疾……但这个沉稳的少年始终有读书求学的渴望和对远方的向往。历经十年苦难生活的锤炼, 历史的巨变唤醒了沉睡的乡土灵魂, 时代的列车载着凌云青和他沉重的过去, 无可阻挡地奔向未来。







《惊蛰》

杜阳林,中国作协会员、四川省作协主席团委员、小说专委会副主任、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曾任《华西都市报》首席记者、部门主任,《成都女报》总编辑;作品散见《十月》《收获》《中国作家》《美文》《海燕》《湖南文学》《四川文学》《青年作家》等文学期刊;著有《步步为营》《长风破浪渡沧海》等小说和散文集;四川南部县人,长居成都。


惊蛰 |
作品评价

这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呈现了个人与时代的惊蛰之变,是对一代人生命历程的回忆和追溯。本书将少年的成长史置于宏大的历史长河中,刻画了中国乡村大地上的人物群像,展现了质朴、刚劲、昂扬的民族精神。

            ——第四届“浙版传媒好书”颁奖词


惊蛰 |
作品评价

杜阳林凭借直觉写出了一部有力量的作品。写出了那一代人,同时也有非常独特的、带有强烈地方性的经验。

          ——著名评论家、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李敬泽


惊蛰 |
作品评价

《惊蛰》体现了杜阳林对小说主题准确的把握以及成熟的写作技巧。首先,《惊蛰》对苦难的书写特别深刻,但又没有局限于描写苦难,可以说比《平凡的世界》,比《活着》更真实、更励志;其次,他对人性的批判非常尖锐,但又给予了我们希望。

          —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作家、评论家徐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