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情动态 返回
馆员荐读 |《节气艾灸祛寒湿》
发布时间:2024/1/7 11:02:52 点击:871

今日,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倒数第二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小寒。

季节的变化,是因为天地阴阳之气的升降变化所致,而人与自然相应,节气的更替时期,也是对人体影响的时期,是年老、体弱、虚衰人群诱发宿疾或易生新病的时期。本期为您推荐老中医、中央保健会诊专家吴中朝老师,教您跟着节气艾灸,祛寒湿、强体质、祛病根!

内容简介

《节气艾灸祛寒湿》作者吴中朝,索取号:R212/1098,本书以四季二十四节气为纲,介绍了每个节气的易发疾病,以及每种易发疾病的穴位选取、艾灸方法和时间,读者可通过大量的快速取穴图精准定穴;在节气变化的关键时期,在相应的腧穴艾灸可扶助正气,激发机体的潜在能力,从而达到有效防病治病的目的;同时还介绍了每个节气的起居、饮食、运动、精神调养,使疾病防治更高效!

作者简介

吴中朝,中央保健会诊专家、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主任医师、中国针灸学会针法灸法分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中医及针灸临床工作,在诊治痛证、养生保健、美容、减肥、老年病、男科病、脑病及疑难病症等方面有独到的经验。

二十四节气·小寒


小寒时节,是一年中阴邪最为旺盛的时期,应养精蓄锐,敛藏精气,防寒补肾,适当运动,养生保健。

小寒时,防寒最为紧要,俗语说“寒从足下生”,“要长寿,头凉脚热八分饱”,可见足部保健对养生的重要性。足部保暖不单单是局部保暖,人体足部保暖是整体抗寒防病的一种措施。最好的办法就是睡觉前温水泡脚,然后再进行足心揉搓。同时,还可以继续进行双手搓擦暖腰眼的保健办法,进行肾脏养护。另外,数九寒天,人体血液遇冷收缩,流速减慢,肌肉韧带柔韧性降低,注意一定要进行运动前的预热防护。


小寒进补

小寒时节已进入数九寒天,要保护脾胃,防止饮食肥甘过度,科学进补。常用的药补有人参、黄芪、阿胶、冬虫夏草、首乌、枸杞、当归等;食补有羊肉、狗肉、猪肉、鸡肉、鳝鱼、甲鱼、鱿鱼和海贝等;还有养生的干果可以选用,如核桃、大枣、龙眼、芝麻、山药、莲子、百合、栗子等。要注意食物多样化,精粗搭配,荤素兼吃,还要适当多吃苦味食物以助心阳,减少过亢的肾水,起到养肾的功效。

小寒锻炼

冬天户外锻炼讲究方式方法,如:太极拳、瑜伽、散步、慢跑、跳绳、打球等运动都是可以适当锻炼的项目。

但锻炼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不宜过早。最好在太阳出来、气温有所升高后再进行身体锻炼;二是在出现大风、雾霾、寒冷空气的时候,最好不要在室外进行锻炼,可以在室内做一些简单的身体活动;三是尽量减少夜间活动的次数,以免伤及阳气;四是在运动前,要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运动时不要大汗淋漓,防止阳气外泄。

小寒食谱

在这个时候御寒保暖是关键,可以通过调节饮食来达到御寒的目的。

 韭菜粥

先把粥煮熟,再将适量韭菜切碎投入,稍煮片刻便可食用。韭菜内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B、C和钙、磷、铁等物质。熟韭菜甘温补中。经常食用韭菜粥可助阳缓下、补中通络。适合背寒气虚、腰膝酸冷者食用。

山药羊肉汤

所需食材是羊肉500克,淮山50克,葱白30克,姜15克,胡椒粉6克,黄酒20克,精盐3克,味精适量。将羊肉去筋膜,洗净,略划几刀,再入沸水中焯去血水。将葱、姜洗净,葱切成段,姜拍破。淮山洗净,将羊肉、淮山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先用大火浇沸后,撇去浮沫,放入葱白、生姜、胡椒粉、黄酒,转用小火炖至羊肉酥烂,捞出羊肉晾凉。将羊肉切成片,装入碗内,再将原汤除去葱、姜,加精盐、味精,搅匀,连淮山一起放入羊肉碗内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