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情动态 返回
儒声畅享 |一月主题——我读唐朝文学之白居易
发布时间:2024/1/1 9:29:20 点击:936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也是一位少年成名、仕途坎坷、人生曲折、佳作无数的诗人。

    十六岁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艳惊四座,少年成名;二十九岁中进士,“十七人中最少年”;他初期有极高的参政热情,创作了《秦中吟》、《新乐府》等大量讽喻诗。“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四十四岁贬为江州司马,“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一生爱而不得,风流多情,“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他还主持修筑了西湖上的白堤,“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些诗句里,隔着历史与风尘,都有一个白居易。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白居易的诗可以分为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其中前两者,体现了诗人“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之道。白居易追求诗歌要写的真实可信,又要浅显易懂。便于人乐歌唱,才算是达到极致。讽喻之类,“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从写时事这一点来说,白居易与杜甫诗相同的 。白居易的“独善”体现在闲适诗上,对官场的厌倦,对清爽自然的欣赏与满足,热衷于铺叙身边琐事,风格独特。

    按照儒声畅享“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阅读系列,本期一月主题进行我读唐朝文学之白居易,朗诵者可以选择合适的诗歌作品进行朗读。参与朗诵者录制音频时间,最好控制在三分钟以内,扫描下方读者活动群二维码,进群发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