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情动态 返回
匠心古韵 以书为媒——文化雅集暨七夕园游会璀璨开启
发布时间:2023/8/23 11:17:25 点击:968

济宁市图书馆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继承发扬中华美学精神、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于8月22日下午开展“匠心古韵 以书为媒——文化雅集暨七夕汉服园游会”活动,邀请非遗传承人开展了剪纸、蛋雕、面塑、木版年画、活字印刷等非遗项目展示、体验活动,设置猜谜、投壶、寻宝等游戏环节,一起着汉服、阅古籍、观展览、赏技艺,沉浸式感受古人意趣。



01.

剪纸






中国剪纸起源于汉至南北朝至今,有着悠久的历史,当时的剪纸技艺已经相当精熟。隋唐以后,剪纸艺术日趋繁荣。所谓剪纸,就是用剪刀或刀子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等。每逢过节或新婚喜庆,人们便将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家中窗户、墙壁、门和灯笼上,节日的气氛也因此被烘托得更加热烈。

02.

蛋雕






蛋文化是我国吉祥文化重要组成部分,鸡蛋古代俗称“鸡子”,与“吉子”谐音,自古以来寓意吉祥如意。蛋壳雕简称“蛋雕”是我国传统文化民间美术,蛋雕以刀代笔,在鸡蛋、鸭蛋等各种禽类蛋壳上融入文化图腾、书法、绘画、剪纸、版画、雕塑等艺术,综合运用阴阳刻、影雕、浅浮雕、镂空雕、内雕、组合拼雕、染雕等多种技法,创作出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艺术形式。

03.

面塑






面塑俗称“捏面人”,也叫“捏粉”“江米人”,面塑是在民间做面花食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用精面粉、糯米粉、盐、防腐剂等原料制作的各种人物或动植物形象,是一种家喻户晓的民间艺术。中国的面塑艺术源远流长,早已是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也是研究历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学不可忽视的实物资料。


04.

木版年画






木版年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到了清代中晚期,民间年画达到了鼎盛阶段。在中国民间,年画就是年的象征,不贴年画就不算过年,年画已不仅是节日的装饰品,它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使它成为反映中国民间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05.

活字印刷






活字印刷术是一种古代印刷方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才发明的。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北宋毕昇(970年-1051年)首次发明泥活字,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