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瓦尔登湖的湖水一样明澈,
梭罗的思想也像瓦尔登湖那轮澄澈的湖水,
宁静而悠远,给人灵魂洗涤。
瓦尔登湖虽然是一本散文集,
看似没有衔接,但实际上形散神不散,
作者通过对自己简朴的独居生活,
表达着他的思想,
感受自然之美,
体悟自然之道
让我们一起走进《瓦尔登湖》,
感受自然,感悟人生。
志愿者风采
大家好,我是济宁市图书馆“青春同行”志愿者陈厚萌,今天我为大家分享的书目是《瓦尔登湖》,作者亨利·戴维·梭罗,索取号:I712.64/14。
作者在二十多岁的时候,远离了城市的喧嚣,拿了一把斧子,在瓦尔登湖边上,建造了一座小木屋,开始了自己长达两年的独居生活,因此此书的内容便是作者在两年独居生活的感悟,两年寂寥甚至胜过百年孤独。
这本书在一八五四年出世时是寂寞的,它不仅没有引起大众的注意,甚至连一些本来应该亲近它的人也不理解,对之冷落甚或讥评。它永远不会引起轰动和喧嚣,在它成为一部世界名著之后它也仍然是寂寞的,它的读者虽然比较固定,但始终不会很多,而这些读者大概也是心底深处寂寞的人,而就连这些寂寞的人大概也只有在寂寞的时候读它才悟出深味,就象译者徐迟先生所说,在繁忙的白昼他有时会将信将疑,觉得它并没有什么好处,直到黄昏,心情渐渐寂寞和恬静下来,才觉得"语语惊人,字字闪光,沁人肺腑,动我衷肠",而到夜深万籁俱寂之时,就更为之神往了。
书单推荐这本书的思想是崇尚简朴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风光,内容丰厚,意义深远,语言生动,意境深邃,就像是个智慧的老人,闪现哲理灵光,又有高山流水那样的境界。书中记录了作者隐居瓦尔登湖畔,与大自然水乳交融、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异历程。读本书,能引领人进入一个澄明、恬美、素雅的世界。
作者梭罗是个法国血统的美国人,只活了四十五岁。他的挚友,年长他十四岁的爱默森在他死后曾对其人格特征作过一番栩栩如生的描述:梭罗喜欢走路,并认为走路比乘车快,因为乘车你要先挣够了车费才能成行。再说,假如你不仅把到达的地方,而且把旅途本身当成目的呢?但他几乎一辈子没有走出过他的家乡--马萨诸塞州的康科德及其附近的山水。他觉得他家乡那块地方包含着整个世界,他是能从一片叶子就看出春夏秋冬的人,他家乡的地图就在他的心里,那地图自然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不是固定的,而是活动的,云会从它们那儿带走一些东西,风又会把它们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