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情动态 返回
读《列那狐的故事》,培养孩子批判性思维
发布时间:2023/7/6 10:00:49 点击:1571

以动物为素材的故事,在儿童文学中占很大比例,尤其是狐狸这个角色,在大多数故事中,狐狸都以奸诈狡猾的形象出现,“狐假虎威”“狐朋狗友”几乎成为狐狸的代名词。

我国古代典籍《山海经》中,狐狸常作为山精妖怪的形象出现:

“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青雘。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犬部》云:“狐,妖兽也,鬼所乘之”

西汉之后,随着大量志怪小说的描述,狐狸狡猾、阴险的负面形象逐渐深入人心。

在西方经典寓言故事《伊索寓言》中,狐狸也同样常以好吃懒做,欺软怕硬的形象出现,成天不务正业,靠着花言巧语在森林里骗吃骗喝。

但凡事总有例外,法国作家季诺夫人创作的《列那狐的故事》,狐狸列那以一种更加立体的形象出现。他不畏强权、聪明乐观,遇见困难总能轻松化解。

通过列那的视角,读者还能认识到动物王国里有勇无谋的大灰狼叶森格仑、贪吃而好大喜功的狗熊勃朗、以及凶悍霸道、自以为是的最高统治者狮王诺博勒和狮后菲燕儿。

   作为动物王国的一员,列那没有强健的体魄,也没有显赫的身世。为了生存,他只有充分运用他的智慧,周旋于强者与弱者之间。

孩子的世界如一张白纸,你给他看《伊索寓言》,他就会觉得狐狸是坏人,谄媚强者,欺负弱小。

你给他看《列那狐的故事》,他也能懂得狐狸所做的一切皆是为了生存,为了生存而不择手段,是坏人吗?

列那狐狡猾吗?

当然,他和所有故事中的狐狸一样,有着超凡的智慧,并且还经常不择手段地去偷、抢、拐、骗,所以他在森林中的名声并不好。

列那狐是坏人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唯一,在诡计多端、不择手段的形象之外,列那也是一个关心妻子的丈夫,爱护孩子的父亲。他确实爱耍一点小聪明,但只是为了养活家人。

一个寒冷的冬天,列那不忍心看到妻子和孩子挨饿受冻,于是冒着寒风出门为家人寻找食物,可是外面北风呼啸,连片树叶也找不到。正当他毫无收获、一筹莫展之时,却遇见一辆鱼贩子的车。于是列那灵机一动,把自己浑身弄得脏兮兮的,躺在路中间装死。

鱼贩子们果然上当了,他们把列那捡起来,扔到车上的鱼篓旁,指望回城后用它的皮毛卖个好价钱。结果,列那不但自己在车上饱餐了一顿,还给一家人弄到了一顿美餐。

书中这样的故事还很多,他教大灰狼用尾巴钓鱼,害得大灰狼把尾巴冻在了冰里;他带狗熊去取蜂蜜,又害狗熊把头卡在了树缝里。列那凭借自己的聪明睿智巧妙地周旋于各种动物之中,一次次向象征着力量与权威的狼和狮王发起挑战,让他们吃尽了苦头,自己却总能全身而退。

“列那不是那种承受不了生活挑战的人,他最不怕的就是为了生存而不得不进行到底的那些斗争。

他生命中的每一天都必须用骗局、诡计以及花言巧语来填充,否则他就会被残酷的大自然淘汰,他的老婆孩子也会被人欺负或者饿死。”

对于孩子来说,好的文学作品,一定要能让他看见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真实的社会是什么样子,人性是什么样子,这样的作品才能够奠定孩子人生的基石。

通过阅读不一样的故事,看见不一样的世界,孩子们可以慢慢学会摒弃思维定势,从多角度分析人物,辩证地思考问题。

你心目中的狐狸是什么样的?来听听这本《列那狐的故事》吧,也许会给你不一样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