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济宁市图书馆坚持以人为本、读者第一、服务创新的理念,围绕优化服务、拓展图书馆教育和信息的功能,从读者服务、业务管理、全民阅读推广、提高人员素质入手,在市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通过一年扎扎实实的努力,圆满地完成了2015年的各项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优化基础服务工作,数字信息化服务全面升级
1、读者服务工作
一是读者队伍不断壮大。2015年新增持证读者5683个,目前持证读者队伍达到18000余人。二是全年采购各类新书10026种27942册(其中少儿图书2216种8948册),验收、登记现刊8772册、现报30369份,验收、录入报刊合订本3827册。三是到馆读者数量激增。2015年全年接待到馆读者34.4万人次(其中图书流通部99603人次,少儿馆44112人次,自修期刊阅览部15万人次,电子阅览室5万人次);外借图书209874册、期刊合订本4314册;解答读者咨询1800余条,收集读者意见70余个。四是调整报刊收藏结构,满足读者阅览需求。圆满完成了2016年度报刊订购工作,其中期刊订购994种,报纸订购116种,人大复印资料64种,增加期刊种类68种。五是及时剔旧、修补破损书刊。下架图书6300册、过期期刊合订本2745册;修补破损书刊1500余册;新建、修改图书编目记录12101条,补充加装RFID芯片4267册。
2、数字信息服务工作
建立了“图书馆服务联盟”服务模式。利用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系统,与高新区图书馆实现通借通还,实现了市区范围内的图书资料共享,初步形成以市馆为主馆、以城区图书馆为分馆的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为实现市区图书馆统借统还奠定基础。
开展了网络图书馆、电子书借阅机读者辅导工作。指导读者利用网络图书馆、电子书借阅机,查阅、下载所需电子资源,实现了电子资源的免费使用,网络图书馆访问量超过30万余次,利用电子书借阅机下载电子图书已达5万余册次。开通了RFID高频自助借还书系统,使图书借阅更加方便和富有人性化,实现了全馆对外借阅的自动化全面覆盖,使市图书馆的外借服务达到了国内最先进水平。
同时,不断扩展数字化服务平台功能,一是建设图书馆微信公众服务平台,为济宁市广大读者提供信息推送服务、查询续借服务、新书推荐服务等。微信平台自9月份正式推出以来,累积关注人数1100余人。二是建成“中国政府公开信息整合服务平台济宁市分站”,广大市民可以通过图书馆网站和电子触摸屏查询济宁市政务信息。目前已做好政务信息平台资源17315条。三是成立济宁市阅读之家公益阅读平台,整合图书馆现有各类电子资源,借助网络服务的快捷方便和图书馆阵地服务优势,为读者提供全方位多层次服务。四是积极筹备建设济宁有线电视智慧图书馆平台,使广大群众在家中通过电视机就可免费阅读电子图书、收看视频讲座、收听精品图书,及时了解各种读者活动信息,拉近了群众与图书馆的距离,带动了数字图书馆的良性发展,创新了图书馆服务模式。五是“新东方悦读汇”数据库全面上线,读者可以免费获取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资源,进一步方便读者自我学习。
3、地方文献和古籍保护工作
积极主动联系单位和个人捐赠地方文献,全年共征集地方文献图书、期刊资料共计300余册,举行捐书仪式6次,接待前来查阅地方文献的读者400余人次。及时了解全市古籍保护工作情况,认真做好并传达省古籍保护中心安排的各项古籍工作任务。
4、馆外流通与信息服务工作
围绕济宁市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积极推进分馆和流通站的标准化、规范化、网络化建设,继续开展送书进军营、社区、学校活动,坚持为各分馆和流通服务站定期更换图书,全年接待馆外流通点集体外借20余次,流通图书11230余册。“八一”建军节之际,我们开展了为广大官兵送图书的活动,为战士们送去精神食粮3000余册。在原有图书流通服务站的基础上,今年9月份与市强制戒毒所建立了国学分馆,让广大戒毒学员从图书中汲取力量,增强了戒除毒瘾的信心和决心,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
5、市图书馆学会工作
做好各项组织管理工作,积极开展业务活动,组织承办了第十届山东省读书朗诵大赛济宁赛区总决赛,并获得优秀组织奖,参与人数达2000余人,在省决赛中获得两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的历史最好成绩。积极组织会员参与中图学会、省学会的论文评比等多项学术交流活动。
二、全面推进全民阅读,读者活动丰富多彩
1、立足尼山书院,弘扬传统文化
推进“图书馆+书院”模式建设,充分发挥尼山书院传播国学、弘扬传统文化的优势,播放了《国史通鉴远古时代》 、《陈丹青谈中国艺术》、《中国三大名帖之美》等国学视频;开展了“孔子其人 《论语》其书”、“感悟国学之琴棋书画系列系列讲座”、《父母规》等国学公益讲座,参加者近1000余人,促进了传统文化的推广和传播。同时,注重与电视台、报纸、网络等媒体互动,各大媒体积极宣传报道,吸引了众多读者踊跃参加这一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济宁市图书馆的文化影响力。积极协助市文广新局组建了乡村儒学讲师团队伍,对所有讲师进行专题培训,为开展国学教育普及工作提供了坚定的人才基础。同时,积极征集特聘高级讲师讲稿19篇,结集出版了30余万字的《乡村儒学读本》,为下一步培训乡村儒学队伍提供了教材。
2、开展专题读书活动
一是开展世界读书日新书好书推荐活动,各部室针对本部室服务对象,设立推荐书架,并在图书馆网站、微信公众服务平台以及图书馆大厅向读者推荐当月上架新书,推出借阅量最高的好书、新书,推荐图书1400余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提高图书流通率;二是举办“幸福重阳、关爱老人”活动,推出养生期刊推荐专架,倡导树立健康生活方式;三是组织了图书馆读书会,以书会友、快乐阅读,相互交流读书心得,交流读书活动如何开展,积极为图书馆的全民阅读活动献言献策,收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也为图书馆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3、开展贝贝国学等系列少儿活动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丰富少儿读者节假日生活,分别在2015年10月11日和 12月27日举办了两次贝贝国学活动,参与活动者120余人。通过快乐国学大闯关;国学翻牌大比拼;长卷涂鸦(国学画廊)等游戏环节,让孩子对天文、地理、历史、治国、修身、道德、伦理等国学文化知识更加了解。开展了“经典诵读 拜师礼”活动,诵读国学经典,品悟中华文化,孩子们在学中乐,乐中学,爱上国学,学会国学,弘扬国学文化。
4、举办“阅读天地人”活动
利用“济宁阅读之家”公益阅读平台,举办了首期“阅读天地人”活动。10月1日至7日,连续7天播放精心选择的视频,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每天参与人数150余人,为读者提供了文化大餐。山东省新闻联播、济宁晚报等媒体对活动做了及时报道,扩大了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
5、开展“‘超星杯’我的网络图书馆”征文活动
为更好地服务济宁市广大读者,2015年10月27日至12月底开展了“‘超星杯’我的网络图书馆”征文活动,征集济宁市网络图书馆读者身边的故事,更加生动的向广大市民展示济宁市网络图书馆的内容和作用,吸引更多的人群使用网络图书馆,进一步提高网络图书馆的利用率。
6、结合抗战胜利70周年,举办系列专题图片展览
围绕抗战胜利70周年主题,举办了“山东抗战图片展”巡展、“抗战时期漫画展”等活动,制作展板103块,接待参观者10万余人次,并在汶上图书馆、金乡图书馆、济宁市职业技术学院和济宁医学院等同期展出。开展了光辉的历程——国庆66周年暨抗战胜利70周年馆藏图书推荐活动,将思想性可读性观赏性相统一的优秀图书推荐给读者,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举办了“红色记忆 经典中国”系列图片展,每月推出两个专题,共24套图片。开展了“我与中华古籍”摄影展,用照片记录、讲述与古籍图书的故事。
7、举办公益电影展映、讲座展播活动
利用文化共享工程的网络资源优势,每周周六、周日举办专题公益讲座、公益电影展播活动,吸引读者走进图书馆,丰富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全年共播放影片、讲座200余部,观众人数达5000余人次。
8、通过多种方式了解读者阅读需求
为更好地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提高数字图书馆服务针对性和有效性,2015年11月11日至2015年11月28日 通过微信平台发布读者投票问卷,进行统计整理,了解读者阅读的倾向性,参与人数高达323人。2015年10月20日至30日,开展了报刊订购读者调查活动。通过读者调查,了解了广大读者的阅读方式、阅读内容,为下一步做好图书期刊资源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9、图书馆新馆建设取得新进展
到北京、天津等地图书馆进行考察学习;积极与设计方对接沟通,完成了图书馆新馆内部功能布局设置;对图书馆新馆建筑结构提出了规范化要求,确认了图书馆内部精装简装分区;9月1日配合文化中心建设指挥部举行了奠基仪式。
三、实施科学化管理,提高行政工作效率
1、全员竞争上岗,激发工作热情
为进一步适应新形势下图书馆工作任务,推进图书馆工作队伍建设,报局党委批准,从6月23日开始,开展了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及全员聘任制工作,经过公布方案、公开报名、公开答辩、民主评议、组织考察、班子讨论、任前公示、正式任命等程序,于7月13日此项工作圆满结束。工作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按照“按需设岗、因岗设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把原七部一室整合为五部一室,共调整中层干部6人,全员实行了聘任制,进一步优化了人员结构,调动了工作积极性。
2、加强后勤管理,提高服务效能
严格考勤制度,抓好工作纪律,奖优罚劣,提高干部职工的工作自觉性。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开展了卫生清理、文明城市、园林城市、卫生城市创建宣传等工作,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干净和谐的读书环境。及时收发传阅各类文件及信息,做好办公用品采购,用电线路、供水管道、空调、电梯和供暖设备维护和保养工作。
3、重视安全生产,实现全面防护
制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并与每个岗位、每位责任人签订了2015年度安全生产责任书,定期对各个岗位进行安全检查。对新进馆职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对原有监控系统进行定期维护,为读者提供了安全的阅读环境。保卫工作管理全面实现社会化,使图书馆有了人防、物防和技防的全面防护。
4、做好计生工作,严防违例情况
及时上报单位各项计划生育报表,及时安排女职工查体,育龄妇女纳入管理率100%,搞好计划生育宣传工作,及时办理各项计划生育手续,年内未出现违反计划生育条例的情况。
5、开展驻村联建,关心离退干部
严格按照市委驻村帮扶要求,组织干部职工到曲阜时庄街道罗汉村开展驻村联户活动,先后到罗汉村走访调研4次,关心慰问困难村民,向每户送年历一本,向村委赠送音响一套,图书400册。积极做好老干部订阅报纸、生病探望和健康查体等工作,对老干部反应的问题及时处理。
四、2016年工作重点
在做好常规业务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做好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工作
继续组织读书朗诵大赛,扩大比赛规模和影响力;充分发挥尼山书院传承中华文化优势,开展少儿经典诵读、大众国学讲座、传统技艺展示等系列性活动;进一步完善元宵灯谜、好书推荐、阅读排行榜、专题图片展等品牌性活动,形成广泛发动、全面动员的全民阅读热潮。
2、做好济宁有线电视智慧图书馆工作
完成智慧图书馆资源收集、整合工作,完成济宁有线电视智慧图书馆平台搭建上线工作,与电视台合作初步建成济宁有线电视智慧图书馆。
3、做好新馆建设工作
配合市文化中心建设指挥部,按照全市大型文化设施建设的总体规划,做好太白湖区新馆建设的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