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通告 返回
济宁市图书馆2014年服务工作总结及2015年工作重点
发布时间:2015/1/6 15:27:44 点击:17109

今年以来,济宁市图书馆以读者活动为重点,以文明创建为契机,全面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济宁讲话精神,认真履行工作目标责任制,解放思想,团结务实,推动图书馆各项工作有了新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基本业务工作

1、读者服务工作

全年共计采购各类新书22728种/53156册,征订各类期刊报纸1075种,分编各类期刊合订本4225册,报纸合订本823册。全年新增办理读者证2950个,目前读者队伍达到 11000 余人。借阅流通总量达到22.2万余册次,接待各类到馆读者24.9万余人次。开展了图书借阅排行榜、文津奖图书、中国好书等多种形式的图书推荐活动,共推荐新书四期,计2000余册,在本馆网站向读者分主题推荐新书500余种。为了更好地服务读者,在接收大量上架新书的同时,及时剔除部分长年滞留书架的图书,今年共下架打捆1528 包4084余册图书。全年共修补装订破损图书1200余册,使破损图书得到再利用。全年共解答读者各种咨询1000余条、收集效果单100余条,完成课题服务5项,调研报告1篇。新建、修改编目记录92条,装订杂志3923册,期刊报纸合订本外借1820册次。全年接待阅览自修读者12万人次。

2、数字信息服务工作

加大宣传力度,网站访问量更新页面500次以上,网络图书馆点击量持续攀升,全年访问量超过20万人次。丰富数字资源,购买网络讲座资源4100余部,建成网上报告厅,点击率已有10万人次。完善硬件设施,新增电子书借阅机2台,共储存电子书4000册,每年更新2000册,受到年轻读者欢迎。改造提升电子阅览室,更新电脑40台,接待读者5万人次以上。新增尼山书院数据库,电子书累计达到50万册以上。更换不间断电源UPS,保障我馆机房设备正常运行。全市开展数字化培训3次,做好共享工程济宁支中心免费开放和数字推广工作,自建资源和接收资源已有1TB。为满足各类活动需要,制作各类展板31块。全年维修电脑30余台次。

3、少儿服务工作

全年接待少儿读者26219人次,外借图书44145册。办理新证1500余个。上架新书共2216种共8949册,下架图书6300册。推荐少儿图书310册,解答咨询800余条。全年共整理装订报刊杂志共619册。开展了“少儿阅读冬令营”、“小记者团走进图书馆”和“古诗里的春天”等丰富多样的少儿活动。

4、地方文献和古籍保护工作

积极主动联系单位和个人捐赠地方文献,全年共征集地方文献图书、期刊资料共计260余册,举行捐书仪式5次,接待前来查阅地方文献的读者300余人次。认真做好全市古籍保护工作,完成了第三批次的全省珍贵古籍名录的申报工作,有6部古籍入选。组织开展了12县市区馆上报古籍目录活动和申报国家珍贵古籍破损及修复登记,参加了2014年度山东古籍保护工作会议暨全省古籍保护培训班。定期检查古籍室的安全,经常对古籍室进行通风和检查。

5、馆外流通与信息服务工作

积极推进分馆和流通站的标准化、规范化、网络化建设,全年接待馆外流通点集体外借30余次,流通图书11000余册次。7月30日,济宁市图书馆和武警济宁支队一大队一中队,四大队十中队、十一中队、十二中队等城区四个中队签订了图书流动站共建协议,配送图书4000册,电子图书20000册,赠送电子图书本次活动的一个亮点。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保证信息及时、完整、有序地与读者见面。

6、“尼山书院”建设工作

按照《省文化厅关于在全省创新推进“图书馆+书院”模式建设“尼山书院”的决定》(鲁文[2014]28号)要求,已建成馆内“尼山书院”,并在馆网站上建设了“尼山书院”专栏。书院服务面积达到300平方米,在设施布局上,突出了“六个一”标准,统筹规划了四个功能分区,内设国学讲堂、经典国学阅览室、道德展室、国学文化体验室等,阅览座席30个。在设备配置上,孔子雕像、“六艺”器材、礼仪器具、文房四宝等各种设备都按照高标准进行配置,安装了电脑电视一体机,读者可以阅读典藏电子书和观看国学讲座视频。依据省文化厅下发的“尼山书院”推荐国学书目,我馆积极购置相关国学典籍图书,已购置近300种、2000余册,书目推荐的国学经典已基本配齐。新购置的数字资源安装在电视电脑一体机上,其中国学图书3000种、传统文化漫画3000种,讲座视频2000种、听书音频2000种。按照边建设边开放的原则,先期开展了国学经典诵读、国学小故事、国学知识讲座、传统优秀文化图片展览等活动。

7、市图书馆学会工作

以把图书馆学会建设成与济宁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相适应的、全市范围内较为先进的社会团体为目标,做好各项组织管理工作,积极开展业务活动,组织了全市朗诵大赛、业务培训、社科普及周等活动,开展了义工志愿服务、公益电影播映等公益活动。参加了济宁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开展的市管社会组织评估工作,被评定为2星级别。年审顺利通过。

二、读者活动情况

1、举办大众阅读嘉年华系列活动

2014年1月1日至2月28日,我馆首次推出历时两月的“大众阅读嘉年华”活动。本次活动由济宁市图书馆、大众网济宁站共同举办、虹桥心理研究所协办,推出了“少儿阅读冬令营”、“阅读排行榜”、“少儿星语心愿展示”、“带一本好书回家”、元宵灯谜会等10项活动。本次活动首次提出“阅读嘉年华”概念,首次引入新闻媒体、社会机构合作办活动,首次召开媒体推介会,首次推出阅读排行榜、阅读冬令营等互动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活动期间,市图书馆注重与电视台、报纸、网络等媒体互动,《齐鲁晚报》、《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等报纸报道17次,济宁电视台、任城区电视台各频道报道14次,大众网济宁站同步制作了专题网页,在市民中间引起了良好反响,吸引了众多读者踊跃参加这一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济宁市图书馆的文化影响力。

2、举办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

4.23世界读书日期间,济宁市图书馆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一是世界读书日当天开展了“进馆有礼”等活动。向进馆读者赠送图书,邀请他们推荐自己喜欢读的图书报刊,全天共有300多位读者参加了这一活动。二是推出了世界读书日专题阅读推荐书目,在图书馆大厅摆放了宣传展板,共推出60种经典书籍。三是开通电子书借阅服务,推出我市第一台电子书借阅机,存储电子图书2000册,24小时为读者提供免费电子书下载服务。读者可以利用智能移动设备扫描二维码下载电子书籍。目前,这项服务受到众多读者欢迎和好评。

3、推出少儿读书系列活动

一是联合济宁市虹桥心理健康研究所推出“爱上图书馆蒲公英读书计划”,4月26日,首讲“古诗里的春天”正式开讲,以古诗中的春天为主题,以诵读、问答为主要方式,串联起历代吟诵春天的名诗,给参加活动的小读者带去了文化熏陶,培养了高雅情怀。二是联合济宁晚报推出小记者团走进图书馆活动。先后两次组织济宁晚报小记者到图书馆参观学习、观看讲座电影,吸引了更多的少年儿童走进图书馆。

4、推出中国好书品读活动

5月中旬,市图书馆推出“中国好书”品读活动,25部“2013年度中国好书”和10部获“文津图书奖”的图书集中上架。为了尽快让我市读者阅读到“中国好书”,市图书馆打破图书采购常规,迅速组织采选人员,先后联系武汉三新、济南华夏、济宁书城等三家图书供应商,在最短的时间内配齐了35种中国好书,同时,采取边采选边加工边上架的方式,让每一种图书以最快的速度与读者见面。为提高该批图书的流通率,市图书馆还专门加大了复本量,由原来的2至4册的复本量提高到4至8本,在图书馆大厅制作了宣传展板、在各借书室专门辟出中国好书专架,并由图书馆员向到馆读者重点推荐。

5、承办了读书朗诵大赛、书香之家评选活动和绘本展

4月份,承办了第九届全省读书朗诵大赛济宁赛区选拨赛,全市14个单位选派的24队优秀选手参加。经过激烈角逐,最终选出3队选手代表我市赴济南参加了全省总决赛, 3组选手全部荣获决赛三等奖,我馆荣获朗诵大赛优秀组织奖。同时,在首届“书香之家”评选活动中,我馆推荐的3个家庭分别荣获齐鲁书香之家荣誉称号,其中张立国家庭喜获全国“书香之家”称号。8月23—24日,承办了“‘照亮童年’——绘本发展简史暨中外优秀绘本展”,活动采取了“展览+讲座”的模式,巡展的绘本图书共200本,由《绘本100——2014全国少年儿童阅读年指导书目》中涵盖的100本绘本,以及山东省馆少儿部从馆藏中精选的100本港台优秀绘本组成;主题讲座由“绘本发展简史”、“绘本故事讲读”两部分组成。绘本展在读者中掀起了绘本阅读的热潮,为家长和孩子提供了亲子阅读、集体共读的体验机会。

6、举办了公益电影展映、讲座展播和图片展览活动。

公益电影和讲座围绕阶段性主题寻找片源,即每个月确定一个播放主题类型,在健康、励志、向上的总原则指导下精选电影和讲座,每周六周日上下午播映,全年共播放影片、讲座200余部。“红色记忆·经典中国”系列图片展全年更新12次,共展出24套图片。

三、行政管理工作

1、加强后勤管理,提高服务效能

严格考勤制度,抓好工作纪律,奖优罚劣,提高干部职工的工作自觉性。对原图书馆内残疾人设施进行了进一步完善,铺设了室内盲道70余米,由图书馆大门口到达残障阅览室到无障碍卫生间均有盲道连接。将少儿馆由原少年宫馆舍搬迁至常青路馆舍,极大地方便了读者。对全馆卫生间进行了升级改造,对原卫生间上下水管道进行了重新设计铺设,原有洁具进行了更换,跟换为感应节能的用水洁具,使环境焕然一新。在图书馆各楼层安装了直饮开水炉,方便读者饮用水。对全馆开放部室的照明灯具进行了更换,共更换灯具200余套。重新安排了自行车、机动车车位,开展了卫生大扫除、安装窗帘等工作,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干净环境。与物业公司重新签订合同,对图书馆所有卫生保洁工作交由物业公司管理。及时收发传阅各类文件及信息,做好办公用品采购,用电线路、供水管道、空调、电梯和供暖设备维护和保养工作。

2、重视安全生产,实现全面防护

制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并与每个岗位、每位责任人签订了2014年度安全生产责任书,定期对各个岗位进行安全检查。对新进馆职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对原有监控系统进行了更新维护,更换了所有摄像头为高清摄像头,更换了主机系统,加装了48T硬盘录像机,为读者提供了安全的阅读环境。对原大门进行了升级改造,增加了升降道闸,对进入图书馆的车辆进行了有效管理。保卫工作管理全面实现社会化,使图书馆有了人防、物防和技防的全面防护。

3、开展驻村联建,关心离退干部

按照中共济宁市委《关于深化提升干部驻村联户工作的意见》(济发〔2014〕8号)要求,组织干部职工到曲阜时庄街道罗汉村开展驻村联户活动,先后组织干部职工10余次进村入户进行了走访联建,将走访工作制度化。及时安排为老干部订阅报纸、生病探望和健康查体,对老干部反应的问题及时处理。

四、2015年工作重点

在做好常规业务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推动城区公共图书馆体系建设

在制定全市公共图书馆自助借还建设标准的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系统,首先与高新区图书馆实现统借统还,逐步形成以市馆为主馆、以城区图书馆为分馆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2、加强“尼山书院”各项活动

逐步开展少儿经典诵读、大众国学讲座、道德模范展览、传统技艺展示等读者活动,固定时间、固定场地开展活动,打造系列性常规活动品牌。

3、做好图书馆学会换届工作

开好全市图书馆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按照图书馆学会章程,审议《济宁市图书馆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新一届学会法定代表人、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和常务理事,组成新一届学会领导班子,讨论确定学会组织机构设置、基本工作机制和未来五年工作重点。

4、做好新馆建设工作

配合市文化中心建设指挥部,按照全市大型文化设施建设的总体规划,做好太白湖区新馆建设的各项工作。

5、做好数字图书馆推广建设工程

我馆为省内国家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5家联建单位之一,将重点建设数字图书馆虚拟网、海量分布式数字资源库群、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图书馆业务工作平台,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惠及全民。

6、做好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工作

以读者活动为先导,进一步完善元宵灯谜、“阅读嘉年华”、好书推荐、阅读排行榜等系列性、品牌性活动,形成广泛发动、全面动员的全民阅读热潮。

7、加强业务自动化建设

推进RFID技术建设,在2014年试用的基础上,继续增加设备,实现借阅自动化。

8、搞好业务培训工作

围绕培养服务能力、提升服务质量,合理安排业务培训专题和培训次数,进一步增强培训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实用性。